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全国两会上,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的经济目标,正式列入“十三五”规划之中。对这个“偏低”的数字,大惊小怪者有之,心生焦虑者有之。给人的感觉是,面对波动,尚欠缺波澜不惊的定力、成熟稳定的自信。
6.5%的增速并不低。同世界各国一样,我们也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放在世界这个视角来衡量,中国增速并不慢。按照世行最近公布的数据,去年中国6.9%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1%,拉动全球经济增长0.625个百分点,居全球第一位。与我们发展程度相当的巴西、俄罗斯,以及比我们发达的日本、欧洲,2010年后其经济增速都在下滑,且下滑速度比我们更快。对于如此表现的中国式增长,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即便不应骄傲,那也应该是自信,而决不应当是焦虑或者沮丧。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说只能加速、不能减速,这不符合经济规律。去年5月,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出席上海一个活动时曾表示,“中国增速放缓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中国不可能永远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企业越向高端迈进,增速自然会放缓。”不论伯南克的立场如何,其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高度时,每前进一步,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是最初的几倍乃至几十倍。这就如同登山,海拔越高,攀登时所消耗的体力越大,速度也就越慢。这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依照规律看增速放缓,恰恰说明我们已经站在了高处。
事实上,焦虑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我们继续“攀登”时保持良好心态,影响我们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能资源。焦虑还容易造成恐慌,对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市场经济来说,恐慌的情绪比经济下行更可怕。因此,在经济换挡的同时,思想观念也要换挡。眼睛不能只盯着数字、数据,还要看到,速度放缓了,但我们的经济结构更优、经济质量更高,经济增长动力正从传统产业转向服务业,正在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转向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经济增速在下行,但新的增长点在孕育显化,新的发展动能在逐渐形成,中国的经济躯体更加康健,为进一步迈向新高度不断累积着强大正能量。
越到高端增速越慢,越往深处难度越大。经济如此,改革如此,正风反腐何尝不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取得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但越往纵深推进,要求越高、难度越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四风”更加趋于隐蔽,不收手、不收敛的腐败分子想方设法阻挠反腐,有的地方和单位出现千方百计“应对”巡视的情况,一些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管党治党仍失之于宽松软等,一系列问题、难题需要去解决;把纪律挺在前面,践行“四种形态”,实现标本兼治等,一系列更难更高的要求需要去积极实践。对此,长吁短叹没有用,老办法、旧思维不管用,惟有保持定力、坚定决心,在思想认识、方法措施上不断深化、“换挡”、升级,增强本领、提高能力,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才能把困难、问题一个一个踩在脚下。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经济发展上,我们最应该且必须要做的,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好数量与质量、增长与发展的问题,推动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正风反腐上,就是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看齐,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决策部署,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