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3月2日至3月16日,针对全国两会正风反腐相关话题,中央重点新闻网站(13家)及商业门户网站(5家: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凤凰)报道及转载文章共计20761篇,微博搜索量共计209486次。
正风反腐成效受到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充分肯定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正风反腐都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随着管党治党实践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正风反腐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受到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的充分肯定,主要观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反腐败净化了政治生态。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说,山西实践证明,反腐败净化政治生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有利于清除害群之马、驱逐劣币,有利于把良币找回来,把好干部用起来,有利于惩恶扬善,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认为,铁腕反腐蹄疾步稳,“打虎”“拍蝇”“猎狐”,力度之大、收效之好,前所未有,亿万人民拍手称快,党心民心为之大振,全面从严治党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撑。今年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没有记者就正风反腐相关话题进行提问,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反腐败话题不再被记者“牵肠挂肚”,由“大热”归于“平淡”,从侧面反映出反腐败斗争确实已形成压倒性态势,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反腐败有利于改善经济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认为,“反腐倡廉建设没有拖累经济社会发展,而是增加了正能量,进一步调动了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驳斥反腐影响经济的论调,“不能因为怕肚子疼不生孩子,反腐当中任何一个举措,都有认识、接受的过程。”他举例说,如果某个腐败分子正在搞一个项目,项目还没有完成,该腐败分子就被揪了出来,“这种情况即便项目受到了影响,群众肯定也能理解”。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说,反腐最终会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新加坡丰隆集团总裁、重庆新加坡商会副会长廖洪海说,严厉反腐净化了投资环境,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
脱贫攻坚离不开加大反腐力度。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网站以“谁向扶贫资金伸手,决不客气”为标题,转发3月11日王岐山同志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引起代表委员热议和媒体关注,成为反腐话题网络舆情关注的高点,新闻舆论报道量达1820篇(见图)。代表委员认为,严肃查处向扶贫资金伸手的行为,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厚植党执政政治基础的重要举措。中国网评论认为,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靠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还要靠各个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落实好政策,真正做到惠民,最终达到富民。贵州作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王岐山同志的讲话警示意义更浓,既是对贵州干部的提醒,更是对全国干部的提醒。
良好家风是民族文化的根系。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妇联主席吴洪芹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是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文化和美德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表示,“民族文化是家庭文化的森林,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系。”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监察厅副厅长何建洋说,家风、道德礼仪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但从查处的腐败案例看,有的领导干部由于道德、家风家教出了问题,触犯党纪国法,最终锒铛入狱。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注重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注重家庭美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自觉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蒋秋桃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领导干部个人的私事,应该说一个家庭是国家的一个小单元,一个家庭的家风好了,数万个家庭的家风好了,我们的党风、政风就好了。
“反腐没有空窗期”。多家媒体报道,3月16日,总理记者会结束不到一个小时,中央纪委就发布消息称,浙江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子跃被查,两个小时后又发布消息称,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被查,这是“开会不误打虎”的节奏啊!凤凰网评论称,卢子跃是今年两会后落马第一虎,王阳为第二虎,与3月4日落马的王珉“首尾呼应”。这让人们想起去年两会闭幕当天被带走的仇和、徐建一,中央纪委连续两年“有始有终”,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证明“反腐没有空窗期”。人民网文章《两会释放2016年反腐三个新动向》分析称,新一年中央纪委反腐工作动向一:持续形成压倒性态势,反腐败没有“暂停键”,“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让人感到振奋;动向二:巡视工作杀个“回马枪”,预示着“回头看”进入常态化,对所有负有侥幸心理的贪腐官员是强有力震慑;动向三:重点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避免“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
对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正风反腐建言献策
成绩有目共睹,深得党心民心,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仅仅是开了个头,任重而道远。针对当前形势、面临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不少代表委员也积极建言献策。
加快反腐法规制度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反腐败不仅只是抓贪官,还有大量的制度建设、机制完善等方面工作要做。不断推进反腐立法,就是实现官员“不能腐”、步入反腐制度化的重要途径。中央去年出台多项反腐倡廉法规,今后要继续加大反腐法规建设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和办法,要在防治腐败、遏制腐败问题上,总结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改革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说,我们不仅要加强制度建设,还要使已经制定的制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让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用制度管住“任性的权力”。
加大基层“拍蝇”力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访问了120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调查显示,在未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是代表委员们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占比达69.2%。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委主委陈贵云说,由于扶贫工作中惠民政策多,资金、项目多,在贪腐者眼中是块“肥肉”,并且扶贫工作的涉及面十分广,工作环节多,在贪腐者眼中就有机可乘,“扶贫惠农”尤其要警惕“蝇贪”频现。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建说,要全方位地从根上斩断伸向扶贫惠农领域的黑手,关键还得靠两点:一是公开,二是加大督察力度。而这两个方面目前都还做得不够,需要加强。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单良鸿说,要推动省区市巡视和市地巡察直插基层向村镇延伸,实现全覆盖。同时,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发动群众监督举报身边的腐败分子及不正之风。
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的反腐力度。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说,国企、“三农”、金融、司法等重点领域腐败频发,或形式隐蔽、或系统性塌方,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需要在反腐败斗争中集中火力,重点打击。全国人大代表、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认为,民企内部腐败查而不绝、威慑力不够,已经成为很多民企倒闭的重要因素,希望民营企业的腐败问题也能纳入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当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及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高校绝非净土,要加强对高校腐败的预防和治理。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罗家河湾村卫生室村医马玉花说,要把乡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村级“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会计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列为监督的重点,在农业发展建设、支农惠农和扶贫资金的项目申报、发放、检查验收等重点环节要加强监督。
反腐要加强和规范舆论监督。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认为,“没有完备的监督体系,腐败就会像割韭菜,割了一茬,仍会出现另一茬”,当前比较容易实施的监督方式之一就是加强舆论监督。网络反腐确实给官员很多压力,至少不敢带名表了,但是,如果过于无序,动不动就随意人肉搜索,监督很容易与侵犯隐私相冲突。因此,应在加强舆论监督同时,进行有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