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系列重要讲话摘录
要闻
学习体会
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观察台
时评
锐评
论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释疑答问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治国有大成,需要卓越的领导人,需要坚强的领航者。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六下团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围绕即将开局的“十三五”,总书记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大到国家战略,细至民生细节,贯穿五大发展理念,满怀强烈使命担当,展现了党中央从容驾驭大局的高超政治智慧,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凝聚起党内外广泛共识,形成同谋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团组讲话多次提及的关键词。
创新发展,位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驱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考量。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回首十八大以来的历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他所在的上海代表团,必讲创新。2013年,强调科技创新: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2014年,突出制度创新: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015年,强调改革创新: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今年两会重点讲自主创新,再次为“创新”赋予新的内涵。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常引用这一历史名言的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就是将创新融入工作的模范践行者。在延川县梁家河村他带领群众创新沼气池;在正定他创新旅游业发展,创新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在宁德他创新 “四下基层”工作法,创新摆脱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在浙江他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将创新贯穿在全省工作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 “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必须依靠创新发展,才能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理解了这些,就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的深意。沿着这个方向,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就一定能续写中国辉煌。
“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走近基层代表,跟他们谈起“发展梦”、“致富梦”、“健康梦”,提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话语饱含深情和牵挂。
民生问题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头等大事。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他就鲜明宣示了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连续四年春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都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贫困地区,把温暖和关怀送到贫困百姓的心坎上;连续四年两会,他都一以贯之地强调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人民群众永远是他的牵挂,贫困群众尤其如此。总书记自己曾说过,扶贫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事情。今年两会,他又来到脱贫任务艰巨的青海代表团,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始终是萦回在总书记心头的大事。2014年3月9日,他在安徽代表团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今年两会,他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又高屋建瓴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对于群众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决不容许侵害群众利益的“苍蝇”肆虐,2015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掷地有声,要求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务必取得让群众比较满意的成效。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总书记态度坚决,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的宣示,也是为民情怀的体现。正如总书记满怀深情写下的语句:“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透过习近平总书记真情流露的一言一行,透过党和政府着力为人民群众解决的一件件实事,人民群众看到了党中央深沉博大的为民情怀,看到了我们党永远不变的理想信念宗旨。两会上,来自青海贵德县大史家村的毕生忠代表,激动地对总书记说:“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你喜欢得不得了!”
这就是人心,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最为强大的力量。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
曾有人说,政商关系之复杂超出想象。也有人说,政商关系,是千百年来难解、世界各国都需面对的一道难题。
然而,只用两个字,习近平总书记就点透了政商关系之惑。3月4日,他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惩贪治腐,一些腐败案件暴露出部分官员与商人搞利益交换、触碰法律红线的问题,“政商关系”因此为人诟病,也令人警醒。然而,在有力震慑、歪风邪气日降的同时,部分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走偏的苗头开始显露。为了避免“负责任”“受牵连”,一些领导干部对企业家避而不见、搞“软拒绝”,有些企业家对如何与官员打交道同样不知所从,是“亲”还是“远”也拿捏不定,两者关系出现不相往来的“背对背”。甚至由此引发有关政府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态度的猜测。
其实,政商关系决不是个贬义词。我们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注意到“政商关系”中不健康东西,而忽视了其主要的光明正大的部分。据台资企业冠捷科技的董事长宣建生回忆:冠捷科技1991年在福州第一个厂房投产时,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了解到冠捷有资金困难后,习近平二话不说就给宣建生介绍银行;一次某国外大公司找冠捷合作,习近平还亲自去相关部委帮着做工作。谈及和习近平的君子之交,宣建生说,习近平以书送我,而我带一些台湾经济发展背景的书回赠。处理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经济社会要健康发展,政商关系是始终绕不开的重要话题。问题的关键是,交往有道、道在何方?宜“亲”宜“清”,就是正道正途,就是我们要瞄准的方向。
以“清”为底色,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民营企业家要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但双方不是撇清关系,领导干部还是要主动靠前服务,不能怕瓜田李下而在服务中缺位,在作为上缺失;民营企业家也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
政商关系恰如一个缩影,折射着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现实关系。校准好两者的关系,就要以“亲”、“清”标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建立新型的互动模式,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亲”乃服务、引导、补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清”则是不随意插手,不任性干预,放手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政商关系是政治生态的一部分。良好的政治生态、市场环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双方同向而行,共同建设风清气正、既“亲”也“清”的商业文明、政治文明。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也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致力于为其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领导干部应该和企业家携起手来,戮力同心,共推中国社会发展的航船行稳致远。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3亿中国人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去奋斗?总书记的话语就是答案。
实干,为总书记一直强调。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重要讲话,深情阐述中国梦,其中特别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参观《复兴之路》一周后,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工作,再次警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重要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体现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中,是攻坚克难、开创事业的作风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时间,中国在实干的风气中不断前行。这几年,人民群众无不对正风反腐的不断深入和明显成效感受深刻。而这正是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全面从严治党、抓正风反腐,实招、硬招不断的结果。这几年,人民群众明显感受到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多年啃不下的硬骨头啃下来了。这也正是党中央以“钉钉子”的实干精神着力改革攻坚的成果。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是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进一步深入阐释。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落实有力,规划才能落地。新常态、新任务,需要干部拿出开拓进取的精神、善谋勇为的状态。如果干部不在状态、得过且过,“为官不为”或是 “不会为”、“不敢为”,蓝图再清晰、规划再科学,也很难转化为实效。
落实发展新理念,决胜全面小康,需要干部干在前头,落实责任担当、抓好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好干部,就是那些“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 而又“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对各级干部,总书记的要求是,“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这是明确的用人导向,也是为好干部撑腰鼓劲,必将极大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新一届党中央的治国理政思想。在这富有科学性、实践性特质,饱含爱民为民温度的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人民脚踏实地努力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梦圆的曙光就在前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王岐山同志与代表委员共话“十三五” / 张国栋
全国政协委员裴长洪: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经济学上不成立 / 黄 月
全国政协委员蔡玲:我只是讲出了人们拥护正风反腐的心声 / 黄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