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
中央精神
学习体会
特别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观察台
锐评
时评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释疑答问
党员2016年1月1日以后发生嫖娼行为应如何适用条规和确定处分档次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社论
要闻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
中央精神
学习体会
特别关注
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观察台
锐评
时评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释疑答问
党员2016年1月1日以后发生嫖娼行为应如何适用条规和确定处分档次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金刚石、石墨,是碳元素的两个同素异形体,因为原子排列顺序不同,一个硬、一个软。
有人形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与之类似:人还是那些人,编制还是那些编制,经过内涵式、结构性的组合,带来的变化却可谓翻天覆地、焕然一新……
立行立改、看准了的坚决干——
只要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当前实际,就下决心坚决去做,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理念思路,推动工作深入
纪委是干什么的?应该怎么干?对这两个看似平常又亟需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纪委进行了深刻思考——“回归党章,回归本职”,从繁忙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贯彻这一思路,中央纪委两次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把参加的125个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减少到14个;省、市两级纪委也相应调整内设机构人员,精简90%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有效解决职能发散问题;印发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等三个提名考察办法,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
把纪律挺在前面,亮出纪律戒尺,明确纪委决不能成为党内的“公检法”,执纪审查决不能成为“司法调查”,把查办案件改为纪律审查、案件室规范为纪检监察室、案件线索改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对审查对象以“同志”相称,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书,促使其深刻反思、剖析自我;运用“纪言纪语”,表述纪律审查、巡视反馈、审理报告和通报等材料,体现纪律审查的政治性。
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只是极极少数,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抓早抓小,扩大谈话、函询、诫勉范围,促使一些有反映的干部讲清问题,认识错误,及时改正,防止造成“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仅2015年,全国纪检机关共谈话函询5.4万件(次),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调整20万人,党纪重处分和重大职务调整8.2万人。
加强和改进巡视,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围绕“四个着力”,紧扣“六项纪律”,在进行常规巡视的同时,开展机动灵活的专项巡视、“一托二”“一托三”,“下沉一级”“下沉两级”,“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利剑、利器作用凸显;把修规立规作为深化改革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修订颁布三部党内法规,将党章要求具体化,打造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利器;推进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建立常驻不走的巡视组,拓展党内监督的途径和办法,等等。
思路一开天地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强调了纪委“维护党的纪律”这一本职,体现了执纪审查作为党内审查的政治属性,是依据党章规定对纪检机关职责定位的深度聚焦。
内涵发展、打造纪检工作“2.0时代”——
转变方式,创新方法,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理顺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改革效益最大化
今年年初,随着《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的印发实施,中央层面实现了派驻机构全覆盖。细心的人们发现,实现全覆盖后,派驻监督单位增加了87个,派驻机构总数却减少了5家,副部级和司局级干部职数一个没增。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内涵式发展。
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通过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实行“自我革命”,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设机构部门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
——两次调整内设机构,在内设机构、行政编制、领导职数总量均不增加的情况下,把更多力量压到主业上,执纪监督部门和人员分别占到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总数的近70%。
——在巡视力量没有大增的情况下,截至目前中央巡视组开展了8轮巡视,共巡视149个地方、部门和单位党组织,实现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管金融单位的全覆盖。政治巡视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突出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突出问题,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设置47家派驻机构,其中单独派驻20家、综合派驻27家,监督139家单位;清理规范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纪检组长(纪委书记)的分工,明确纪检组长不分管其他业务,聚精会神干纪检。截至去年10月底,去年初新设的7家派驻纪检组共立案32件,结案1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0起,涉及1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人,派驻监督威力逐步显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创新,同样一拨人完全可以干出不一样的成绩。
重点突破、推动工作全面深入——
牢牢牵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层层传导压力,以落实责任为动力,纪检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深入推进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要害是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中央纪委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约谈地方和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加强督查指导,狠抓主体责任落实。
两年来,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以明责、定责为目的,密集出台了一批关于落实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截至2015年12月,各省区市和120个中央单位以及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党委(党组),制定了落实主体责任的办法细则、问责规定,层层传导压力,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2015年,共有850余个单位的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和1.5万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受到责任追究。
伴随着主体责任传导下压,纪检体制改革按照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时间表”、“路线图”,正有条不紊深入推进。
“截至目前,《实施方案》部署的‘两责任’、‘两为主’、‘两覆盖’和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体系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些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法规制度已经如期或提前出台。”据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央纪委机关牵头的改革任务,已出台多项较为重要的制度成果。
与此同时,中央纪委注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并取得实效。比如,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颁布后,中央纪委领导赴109个地区和单位宣讲,帮助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精神实质,950余名省部级以上干部,1.9万余名厅局级干部,近40万名党员干部听取宣讲,有力推动了两部党内法规的学习贯彻。
巡视成果的运用也体现了改革成效。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案件中,超过一半的线索来自巡视。中央巡视组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综合提炼、抽丝剥茧,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建议,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单位提供22份巡视中央企业专题报告,推动深化改革、强化监管……
全面从严治党在路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时不我待。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踩着不变步伐,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不断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