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中央精神
学习体会
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特别关注
观察台
专题
锐评
巡视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执纪审查
两个责任
释疑答问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社论
要闻
中央精神
学习体会
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特别关注
观察台
专题
锐评
巡视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四风”问题监督哨
执纪审查
两个责任
释疑答问
广角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湖南省纪委发现“四风”问题线索66起,吉林省纪委曝光34人,福建省厦门市纪委发现疑似线索15起,湖北省天门市纪委发现问题线索31起……
春节刚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接连发布的消息显示,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节日期间从严监督执纪,给不正之风以当头棒喝。就在大多数人休息、团圆的时候,纪检干部却一以贯之、持续发力。
梳理各地点名曝光问题、数据可以看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虽取得新的进展,但高压之下一些“四风”的新动向、新表现却不容忽视。这也提醒我们,当前享乐奢靡问题改头换面、转入地下,如果稍有松懈就会反弹回潮,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
“私”字作祟,“四风”玩起“七十二变”
从一些地方调研、媒体报道和专家分析看,当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红包“电子化”,礼品“网络化”。元旦春节期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四周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20起,点名道姓曝光548人,其中有119起问题涉及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占通报总数的近三成,稳居问题榜首位。当下的“互联网+”“购物电商化”“服务社会化”等趋势,又为礼“上”往来的不良风气提供了新的通道。杭州市纪委的调查显示,部分电商推出多款可在网站任意购买礼品的电子储值卡、礼品单、礼品册等,收礼者只要通过电话、网络,凭账号、密码就可获得相应礼品,有的还提供“私人订制”服务。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让收礼者实现礼品的异地提取和延后提取,从而有效避开年节假期等重要节点,提高收送礼品的“安全性”。而微信红包、支付宝转账等手段,则实现了礼金收送的点对点无缝对接,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远离视线”公款吃喝,“闪转腾挪”报销费用。为了规避监督,公款吃喝有的转移到单位食堂或个人家中,有的由本地转移到异地,有的由高档豪华饭店转移到偏僻隐蔽的农家乐、路边小店、培训中心。在费用报销方面,一些人挖空心思“闪转腾挪”,有的私设账目,账外有账,建立“吃喝小金库”,甚至不惜以个人名义为单位资金开设银行账户,用于单位违规公务消费;有的将开支较大的单次接待,化整为零分批次报销;有的单位不一事一结,采取阶段性合并结账,每半年甚至每一年结算一次,导致监管部门难以核对支出明细清单;有的将单位食堂的公务接待费用与职工餐费混在一起,或是混在工会等账户中列支;还有的将接待支出转移到下属企事业单位,或由服务管理对象出面买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虚列虚增套资金,巧立名目发福利。有的地方将考核奖励经费编制进“专项业务费”等其他科目,或在年度预算执行中通过预算调整、追加解决;有的虚列各种会议、工作、活动、检查考核等名目,支取工作经费用于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还盯上项目建设资金、专项补贴资金,以集体名义从中给单位职工谋取利益。为了给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穿上看似合法的“外衣”,一些单位下足功夫:慰问金、劳保费、交通费、误餐费、购书费、洗衣费、服装费、年终奖等等,发放的理由与名目林林总总,花样百出。还有一些单位觉得直接发放现金、购物卡、购物券太过“扎眼”,于是就“暗度陈仓”,以发放实物的方式为员工谋福利。
公车可搞“借”“靠”“占”,私车还能“公家养”。随着公务用车改革的推进,一些领导干部享受的专车待遇被“革”掉了,为了弥补心理缺失和实际不便,他们便玩起了各种“花招”。个别领导干部长期“借用”下属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的车辆,借此规避责任;有的单位采取将车挂靠在本单位多个部门或下属单位、分管单位,甚至私人名下的办法,逃避对违规超标准配备车辆的监督;有的变相占用单位保留的公用车辆,把公车变成个人独享的专车。还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表面上不用公车了,但是将私家车的日常使用支出,以“汽油费”和“维修费”等方式“转嫁”到单位,搞“私车公养”,有的还从本单位内部调剂工作人员担任专职司机。
上述种种问题,以及改头换面、摊低面积搞超标占用办公用房,打着学习、考察、培训、调研等幌子搞公款旅游,分批次、小规模、多地点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行为,都是需要警惕的“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
这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说穿了就是某些人为了享受不该享受的待遇、花不该花的公款、占不该占的便宜、摆不该摆的排场,费尽心机逃避监督。
抓铁有痕,变异“四风”休想燎原
不正之风的翻新花样、藏踪匿迹,是其“树倒根存”的重要表现。对此,党中央认识清醒、态度坚决,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行动迅速。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贯彻落实,遏制变异、查找隐形的工作也一刻没有停歇。这本身就是对“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理念的贯彻落实。
早在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四风”问题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和传染性,一些地方和部门作风问题依然突出,存在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现象。
此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刚开展一年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值反“四风”势强力劲之际,党中央却已深刻认识到不正之风的顽固性、反复性,及时提醒各方警惕隐身的“四风”问题。
2014年4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次开通“‘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时,就开辟专栏,邀请网友晒晒“四风”隐身衣,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2015年1月12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更是将“紧盯‘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警惕穿上隐身衣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写入工作报告,作为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点工作。今年初,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则要求,“密切注意不正之风的新动向、新表现,查找隐形变异的‘四风’”,同时强调要对此强化惩处,越往后执纪越严。从“紧盯”“警惕”到“密切注意”“查找”,纠治隐形“四风”无疑将更加主动、更加严厉。
显而易见,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抓常、抓细、抓长”的态度、理念、思路和部署,同样都将落实在治理隐形变异“四风”上,坚持露头就打、动辄则咎,盯着抓、反复抓,抓出成效,防止死灰复燃。
创新打法,“七十二变”难逃“纪网恢恢”
工作越向纵深推进,越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面对“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以及隐形变异,纪检监察机关更要树立创新意识,祭出有针对性、杀伤性的招数,任其再变化多端,也要将其“降服”。
“四风”新动向,主要就是隐蔽化。这种隐蔽化,无外乎主体隐蔽、手段隐蔽、场所隐蔽这三个方向。盯住这些关节,隐形“四风”自然无处可逃。对于这些变异方向,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更新工具箱、升级武器库,有充足的应对举措。
针对主体隐蔽,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报告提出的看住“关键少数”,就是非常有效的思路。把领导干部盯住了、管好了,他们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搞隐形“四风”的主体就会大大减少。查隐秘聚会不放过组织者和参加者,对在执纪审查中发现的“四风”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决不放过等举措,客观上警示领导干部:只要组织或参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活动,总会在这里或那里留下痕迹,总会因这个人或那个人被审查而暴露,最终引火烧身,受到惩处。
针对手段隐蔽、场所隐蔽等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有充分准备。比如,春节期间北京市海淀区纪委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区内的部分电商平台进行了抽查,查阅销售数据10万余条,将销售发票上的付款单位同区直单位及下属二级、三级单位名单进行比对,查看是否存在公款购买、发放、赠送礼品和各种商业预付卡、公款旅游等问题,直接将监督触角伸向了原本隐形“四风”大量集中的网络交易平台。而借助国税、地税电子信息查询平台查商场、超市、饭店等地的消费记录,借助公安机关“天网工程”查违规公务用车等,更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发现问题的常用举措。通过这些事过留痕的信息系统,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摄像头,隐蔽的手段和场所也早已变得不隐蔽。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不断畅通电话、网络、客户端、微信等举报渠道,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织就一张全天候的“人民监督网”,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2015年,仅中央纪委有关部门就督办、转办、转送反映“四风”等方面问题线索5000余件,其中不乏手段隐蔽、场所隐蔽的问题。通过这些线索,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党员干部,诸如中央音乐学院党委常委、院长王次炤违规操办其女婚礼问题等,都是通过群众举报被严肃查处的。“四风” “七十二变”难逃监督执纪的“恢恢之网”,这再次警示那些正在搞、准备搞隐形“四风”的党员干部赶紧收敛、收手。
需要指出的是,“四风”问题多数涉及动用公款,不论多低调、多隐蔽,其使用轨迹难以隐藏。因此,通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督促主责部门抓好财政资金监管这个“总开关”,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让公款在阳光下往来,相关的隐形“四风”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