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6年第1期
强化巡视政治定位 凸显尖兵利剑作用
本刊记者 赵振宇
首页
1

  “工作成效显著”,“发挥了尖兵和利剑作用”。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对巡视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形成并深入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修订巡视工作条例,突出巡视政治定位,强调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巡视的是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积极探索“一托二”“一托三”新打法……2015年,巡视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深化,实现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的全覆盖,发现了一批反映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善用巡视成果,狠抓巡视整改,一些被巡视党组织长期以来纪律松弛、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

  突出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

  3轮巡视,41个组次,巡视83个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2015年,中央巡视工作利剑频频出鞘,在组次和巡视单位数量上都创下了十八大以来的新高。各中央巡视组背负着中央的信任和权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发现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3000余件、“四风”突出问题400余件。

  巡视工作的不断推进,始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进行。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2014年中央第三轮专项巡视情况汇报时,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完整地提出中央巡视工作方针。

  方针定,则方向明。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的进一步明确,为巡视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2015年8月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更被视为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的制度化。新修订的巡视工作条例将中央巡视工作方针中的具体要求,包括巡视定位、内容、方式等10个方面,分别固化到相关条文中,使方针的贯彻执行在高阶位的党内法规中得到了有力保证。

  随着巡视工作的步步深入,巡视工作定位也更加清晰精准。2015年10月,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首次明确指出,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提出这一要求,意味着巡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2015年,各中央巡视组把“两个责任”落实情况作为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深入检查被巡视党组织是否认真学习贯彻维护党章、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选人用人和腐败问题。从三轮巡视情况看,不仅发现了一批问题线索,而且深挖根源,深刻指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空化、党的观念淡化、党的纪律软化、“两个责任”虚化等问题,为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指明了方向。

  扎实推进巡视全覆盖,创新方式方法

  2015年中央第二轮巡视结束后,实现了对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全覆盖,完成了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的目标。第三轮结束后,又完成了对22家中央金融机构的全覆盖。2015年,中央巡视通过“板块轮动”,巡视全覆盖步伐明显加快。

  实现巡视全覆盖,打法创新功不可没。2015年,中央巡视积极探索“一托二”“一托三”等方式方法,深入推进专项巡视的开展。始于2015年第一轮巡视的“一托二”,每轮一个组巡视两个单位,同类同步安排、分批集中汇报。第三轮巡视时,巡视组数量增加到15个,同时试点“一托三”模式。“将相同或相关行业、领域的单位放在同一个组,更有利于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说。

  为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巡视工作进一步突出专项巡视特点,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六项纪律”,深化“四个着力”,盯住“三个重点”发现问题。2015年第二轮巡视动员会提出了“四个是不是”的对照检查标准。第三轮巡视动员会强调用好党纪处分条例等制度利器,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检查、发现问题。

  巡视央企和金融机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为了更好地把握政策、找出问题、突出重点,各巡视组在人员构成方面也进行了精心的安排。2015年首轮巡视,即有10位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任副组长。此外,从2015年开始,每个巡视组均配备专业审计人员,体现了专业性、结构性、衔接性特征。

  在中央的带动示范和督促指导下,各省区市和中央单位也不断加力,推进巡视工作全覆盖。甘肃、江西、安徽等省2015年已开展四轮巡视,黑龙江、山东等省则探索开展了“一托四”式的巡视。各省区市全年共完成巡视任务2512个,发现“四个着力”方面问题33648件。“在突出重点,增加频次的基础上,党委听取巡视汇报已成常态,党委书记的讲话提高了针对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巡视工作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已经形成并日臻完善。

  倒逼改革,促进发展

  发现问题只是前提,解决问题才是关键。2015年,中央巡视机构注重结合巡视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督促被巡视党组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一年来,中央巡视机构共向83个单位反馈问题750余个,提出整改意见650余条。被巡视单位党组织积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巡视猛击一掌,唤醒了被巡视党组织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激活了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武钢集团专项整治“靠钢吃钢”问题,清理出近3年违规事项2444项,涉及金额7.17亿元。中核建设集中开展对违法出借资质、资金等的专项治理,仅资金拆借专项治理就收回12.35亿元。

  “从体制机制、监督管理上找原因,促进完善制度。”2015年,这样的新提法频现于各巡视组组长的讲话中。各级巡视更加注重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对发现的共性问题,查根源、挖病灶、找病根,提出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促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2015年,中央巡视机构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和国资委通报巡视情况10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交专题报告52份,提出关于国企改革的意见建议159条。系统梳理涉及央企党的建设、行业廉洁风险、干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专题报告22份,提供中央深改办和国务院国资委等有关单位。

  巡视成果运用的责任主体,已不再是被巡视党组织一家。各责任主体共同发力解决巡视发现的问题,正成为一种新常态。巡视在发挥震慑遏制作用的同时,治本作用更加彰显,在“五位一体”建设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助力作用,越来越值得期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