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23期

社论

根子在党委 关键靠担当

要闻

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

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赵洪祝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 坚决落实派驻机构全覆盖的重大决策部署

特别报道

铁规发力 荡涤歪风扬正气

八项规定,引领管党治党全面从严

没有休止符 永远在路上

大事记

关键词

亲历:八项规定带来的新变化

办公室小了 干部作风实了

少了攀比 多了情谊

“西湖会”变成“开心茶馆”

家常的升学宴

平民百姓的消费天堂

女娲公祭大典“瘦身”记

便民办税“惊喜”连连

“不能再打公款消费的算盘了”

特别关注

巡视全覆盖助力央企全面从严治党

逐一扫描,央企巡视全覆盖如何步步推进

精准把脉,央企哪些问题现了形

标本兼治解决突出问题

央企巡视全覆盖舆情分析

在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上下工夫

创新方法才能突出监督实效

部分被查处国企高管案例分析

评论:央企巡视全覆盖意蕴深远

盘点巡视央企中的“热词”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全力抓好央企巡视整改

专题

部分省区市践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实(下)

新疆:严明政治纪律 确保政令畅通

河南: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监督管理中

陕西: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监督执纪的准绳

上海:巡视推动纪律挺起来立起来

江西:推动信访举报工作挺纪在前

观察台 

从中国传媒大学8名党员干部受处分说起

时评

看反腐成效不宜短视

成败多在公私之间

纪律建设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 提升监督执纪水平

突出抓早抓小 创新派驻监督

岱山:布下捕捉问题线索的“天罗地网”

坚持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

台州:“四早”机制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四风”问题监督哨

公款K歌K掉了“乌纱帽”

镇长“公车公借”被查 书记履责不力受处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锐评

一组

环球

联合国深受腐败问题困扰

文化传承

“思想者”小议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慎交友 戒妄议

兴:同心协力,共担重任

历史回放

76年前的一场党纪教育

 
家训品读
慎交友 戒妄议
凌文超
首页
1

编者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众多家训成为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活水源泉。这些家训文朴义丰,情理交融,切实易行,实为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宝典。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我们开辟“家训品读”专栏,请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讲述先贤的家训故事,并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就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阐释点评。

 

  东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马援在征讨岭南时,得知其侄子马严、马敦兄弟喜欢讥讽、评论他人与时政,而且轻率地结交社会上的豪侠之士,非常担忧,于是在千里之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家书,信中说,“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他还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劝诫他们,交友也须谨慎。也就是说,做人要修身自守,做到守恭默,无交私。

  马援年轻时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这两句话表达了马援的志向:处境越困顿,意志应当更加坚定,年纪虽老,志气应当更加豪壮;对于不断增加的钱财,贵在能够施舍救济,否则不过是守财奴罢了。这都成为马援一生践行的准则。在东汉开国过程中,他为光武帝出谋划策,击败隗嚣,加快了统一全国的进程。他常年领兵,为巩固东汉王朝对全国的统治立下赫赫战功。为此,光武帝赏赐马援牛羊数千头,封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不仅将牛羊全部分发给宾客,而且杀牛置酒,慰劳犒赏军士,他向下属官吏转述了堂弟马少游的看法:士生一世,衣食住行基本够用,忠于国家,孝敬祖先,乡里称赞是个善良的人,这样就可以了。至于追求多余的东西,那是自讨苦吃。作为军人,马援认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因此,马援六十二岁时还主动请缨,领兵征讨武陵蛮夷,最后病死军中。

  马援虽然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但也不忘对子弟的教诲。在这封家书中,马援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马严、马敦兄弟。为了进一步引导马严、马敦兄弟,马援还对当时两位名士龙述和杜保的修养、行为得失进行了评析。他说,龙述诚朴宽厚,周密谨慎,说话和善,谦虚检点又节俭,清廉公正有威严。而杜保豪迈侠义,把别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无论品行高洁还是卑污的人他都有交往,杜保的父亲去世,很多地方的人都来吊唁。虽然马援对此二人都非常称许,但他希望侄子效仿龙述,而不是杜保。

  因为在马援看来,即使学龙述不成,还不失为一个谨慎、自我约束的人,就像刻鹄类鹜,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然而,一旦仿效不了杜保的“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只学习他遍交各类朋友,难免会堕落成一个轻佻之人,就像画虎类犬,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在马援的言传身教下,马严不再痴迷击剑、骑马和射箭,转而专心于典籍,阅读各家著述,并与德才杰出的人物往来,京师长者都非常器重他。受马援家诫的影响,马严一生不仅固守志节,也注重训教后代,其子马融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

  说话要和善,交友须谨慎,言行遵守法道,无疑是修身养德的一项基本准则。马援谆谆教诲侄子,不要“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诚可谓千古良言。正如《尚书·说命中》所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马援家训,值得大家勉力践行。(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卜宪群点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生理想,虽然真正做到者不多,但马援无疑算一位。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马援的《诫兄子书》中可以看到,守恭默,慎交友,戒妄议,辨是非就是很重要的方面。

  《左传》说,人的一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虽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三不朽”,但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还应当遵循。一是交友要谨慎。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指要与能说真话、直面批评你的人为友,与有诚信的人为友,与有知识、见识广的人为友。而绝不要与那些阿谀逢迎、溜须拍马,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滔滔不绝却胸无点墨的人来往,否则只会有损无益。南北朝至隋代的颜之推也教育子女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越是社会层次复杂,利益多元化,交友越须谨慎。越善于交友,越有益于人的成长,这是历史的经验。二是不要口无遮拦。任何事情没有认真调查研究,都不能信口开河,随意褒贬。至于拉帮结派,形成朋党,拒不执行中央政令,更是国之大患。唐代晚期,面对“牛李党争”的乱局,文宗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无限感慨!而这一时期正是朝纲不振,民不聊生的时候。

  马援慎交友、戒妄议的思想当然不是明哲保身,但只有“利不在身”“虑不私己”的交友、议论、处事,才是真正有益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法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