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23期

社论

根子在党委 关键靠担当

要闻

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听取关于巡视5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关情况的专题报告

习近平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赵洪祝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责任担当 坚决落实派驻机构全覆盖的重大决策部署

特别报道

铁规发力 荡涤歪风扬正气

八项规定,引领管党治党全面从严

没有休止符 永远在路上

大事记

关键词

亲历:八项规定带来的新变化

办公室小了 干部作风实了

少了攀比 多了情谊

“西湖会”变成“开心茶馆”

家常的升学宴

平民百姓的消费天堂

女娲公祭大典“瘦身”记

便民办税“惊喜”连连

“不能再打公款消费的算盘了”

特别关注

巡视全覆盖助力央企全面从严治党

逐一扫描,央企巡视全覆盖如何步步推进

精准把脉,央企哪些问题现了形

标本兼治解决突出问题

央企巡视全覆盖舆情分析

在唤醒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上下工夫

创新方法才能突出监督实效

部分被查处国企高管案例分析

评论:央企巡视全覆盖意蕴深远

盘点巡视央企中的“热词”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全力抓好央企巡视整改

专题

部分省区市践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实(下)

新疆:严明政治纪律 确保政令畅通

河南: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监督管理中

陕西: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监督执纪的准绳

上海:巡视推动纪律挺起来立起来

江西:推动信访举报工作挺纪在前

观察台 

从中国传媒大学8名党员干部受处分说起

时评

看反腐成效不宜短视

成败多在公私之间

纪律建设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 提升监督执纪水平

突出抓早抓小 创新派驻监督

岱山:布下捕捉问题线索的“天罗地网”

坚持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

台州:“四早”机制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四风”问题监督哨

公款K歌K掉了“乌纱帽”

镇长“公车公借”被查 书记履责不力受处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数说纪检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关键词解

锐评

一组

环球

联合国深受腐败问题困扰

文化传承

“思想者”小议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慎交友 戒妄议

兴:同心协力,共担重任

历史回放

76年前的一场党纪教育

 
突出抓早抓小 创新派驻监督
刘书强
首页
1

  把握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着眼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具体体现,是突出抓早抓小,着力解决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状况的有效途径。把握运用“四种形态”,各级纪委责无旁贷,而派驻机构作为纪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依托“四种形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责,把纪律和规矩牢牢挺在工作前沿。

  沉下去:让派驻机构成为挺纪在前的“前哨”

  派驻监督是党的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派驻机构作为实施派驻监督的主体,必须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使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让监督“沉下去”,成为纪委挺纪在前的“前哨”。这就好比监考与考生的关系,只有无死角、近距离、不间断地监督,才不至于出现雇枪手、打小抄、传纸条等舞弊作弊行为。

  过去,廊坊市县级纪工委、监察分局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公,虽然工作主要是日常监督、巡查和纪律审查,但往往带有运动性和随机性,存在盲区和死角。同时,日常监督既不贴近事,也不贴近人,尤其是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明察秋毫,抓早抓小,使派驻监督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撤销了10个县(市、区)的8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向党群机关和政府部门派驻了318个纪检组,使全市各县(市、区)的703个县直部门全部实现了派驻监督全覆盖,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派驻机构更能发挥出“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沉下去”的问题得以解决。

  浮上来:让派驻机构成为抓早抓小的“尖兵”

  “沉下去”的问题解决了,还要解决好如何“浮上来”的问题。派驻机构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要发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抓早抓小职责作用,既靠前提醒又贴身把关,当好抓早抓小的“尖兵”。

  过去分散派驻时,驻在部门领导都有依赖思想,凡是和党风廉政建设沾边儿的事,都一股脑儿地推给纪检组。成立纪工委后,很多单位的一把手干脆当起“甩手掌柜”,只挂帅不出征、光动嘴不动手。长期以来,派驻机构负责人实际上扮演着老好人、双面人的角色。驻在部门一旦发生问题,派驻机构负责人往往不是审查人员,而是当说客去说情。据统计,2013年以来,廊坊市10个县(市、区)的85个纪工委查办的各种问题不足100件,仅占全市查办问题总数的1/10,很多问题因工作人员业务不熟都做成了“夹生饭”。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规定,派驻纪检组无论机构设置还是人员管理,均由县纪委统筹统建、统派统管,对县纪委负责,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待遇,并专门明确了纪检组的职责是“专司监督”,其任务是提提醒、把把关、规范行为、发现问题,对纪检组赋予了约谈干部、查账等诸多“硬权力”,同时还明确规定,纪检组组长不进驻在部门党组,不参与驻在部门的业务分工,这样就斩断了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的利益关系,改变了原来驻在部门党组(党委)与纪检组组长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让纪检组组长站在更加超脱的立场上理直气壮地履行监督责任,过去那种“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同体监督难”和“异体监督远”的困境得到了破解,实现了“近身监督”不疏离,监督力度大大增强。

  工作中,派驻纪检组坚持防范约束在先,通过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约谈、受理信访举报、重点情况报告、明察暗访等方式,建立了提醒预警、问题发现、分类处置等监督模式。比如,一些地方驻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重点对领导干部“四风”问题、打着领导旗号办私事问题等进行摸排提醒,一批工作失职、工作日中午违规饮酒、大操大办儿女婚礼、人事调整不落实民主集中制等问题被查处。今年中秋、国庆后,大厂县纪委驻县工商局纪检组就“四风”问题开展回头看,查阅了驻在部门近期大额资金管理使用和“双节”期间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及时抓早抓小。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纪委派驻机构相继查阅驻在部门卷宗1200余卷,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提醒235人次,约谈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1988人次,提出建议性意见590条,发现各类问题162个,发现问题线索28个,派驻纪检组成了“常驻不走的巡视组”。

  严到份:让坚持高标准守住底线成为监督“常态”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为派驻纪检组提供了监督履职的重要保障。派驻纪检组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基础上,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对驻在部门的监督工作。通过“严到份”的监督,使禁令生威、铁规发力,形成“常态”。

  我们要求,纪检组组长必须严格对照《准则》和《条例》办事,对违反《准则》和《条例》的行为,敢于开罚单、唱黑脸。当前特别要紧盯各种“四风”问题,不管其如何“隐身”、“变种”,都要用“照妖镜”照出来,确保《准则》和《条例》落到实处。派驻纪检组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驻在单位不支持、不配合监督,甚至对抗监督的,都要予以问责。此外,我们还实施纪检组组长责任追究制度,驻在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发生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纪检组组长要被问责,纪检组组长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也要被问责。

  “严到份”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驻在部门党组(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驻在部门一把手不再将纪检组组长视为“手下人”,而是高看一眼。驻在部门对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的意识和行动自觉越来越明显,有时做决定前拿不准的都会主动咨询,征求派驻机构的意见,从而使不少违纪违规行为化解在萌芽状态。比如,香河县职教中心有一些门脸房要对外出租,校领导上会研究时,主动邀请县纪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组组长参加,为其讲解相关纪律规定,明晰其中的纪律要求,实现了防微杜渐。(作者:河北省廊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