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22期

社论 

把挺纪在前深入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

特别关注  《准则》《条例》释疑答问

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就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答记者问

纪法分开后对党员违法行为还怎么“管”

如何理解《条例》中的“责任”

哪些“礼尚往来”算违纪

为何在工作纪律中规定对主体责任的追责条款

如何理解生活纪律与党员公民权利的关系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部分省区市践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实(上)

山西:挺纪在前 净化政治生态

江苏:落实“两个责任”冲着纪律去

浙江:把抓早抓小做到位

河北:常态严管最大多数 严肃惩治极极少数

湖南:转变执纪方式 整治“四风”顽疾

广东:严查“三类重点人”违纪问题

山东:让巡视过程成为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

时评

用好“四种形态”解决惯性之害

前途看好更要守住底线

莫让承诺卡成为作秀卡

论坛

“不收敛不收手”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三转

打通纪检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

推动乡镇(街道)党委和纪委同“转”

“三转”使乡镇纪委摆脱有名无实困境

“审查协作区”盘活乡镇纪委力量

平湖:从监督力指数看镇(街)纪委“三转”

乡镇(街道)纪委“三转”要破“三难”

两个责任

辽宁省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两个责任” 

沈阳:“三责联动”确保主体责任落实

2名下属违法 11名领导受追责

锐评

一组

“四风”问题监督哨

福建省霞浦县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吴健公车私用被查处

贵州省正安县乐俭乡原党政领导班子公款旅游被查处

纪律审查

如何围绕违纪构成做好调查取证

信访

为信访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广州:“信访易”规范方便群众来访

上海宝山:“电子廉政档案”助力信访提速增效

福建福清:为信访线索安装“GPS”

释疑答问

收受近亲属财物、对近亲属收受财物知情应如何认定

警示

高校腐败问题扫描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环球

英国腐败问题略述

文化传承

“遇事之心”小议

亲民:为政不移公仆心

监督:自上而下 约束匡正

历史回放

四大党章:强化组织纪律

蔡和森: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

名家访谈

金一南:共产党人的信仰最实在

清风文萃

端砚和淮盐票

金一南:共产党人的信仰最实在
本刊记者 曹雅丽
首页
1

  金一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他的著作《苦难辉煌》被评价为“一部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全方位描述中共党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著作”,引起较大社会反响。2010年4月,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

  

  丧失理想信念,意味着走到危险边缘

  记者:在您的著作《苦难辉煌》中,那些革命者都有崇高的理想和钢铁般坚强的信仰,他们真实而纯粹。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共产党员却没有理想、丧失信念。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金一南:这个问题,从两方面看。一个是入党的动机不同。在革命战争年代,每名党员都要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淘汰率很高。当年入党有什么好处啊?没有好处,全是风险。提着脑袋干革命,入党就意味着把生命交给了党。国防大学一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曾经跟我们讲,1947年的一天,他被负责发展党员的同志叫到城墙根底下问道:“怕不怕死?”他的回答就两个字:“不怕”。那名同志说:“好,你现在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今天看来,这短短一句顶一万句誓言。和平年代,执政党没有那样血与火的淘汰过程。入党没有风险,必然有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

  第二个原因是党的纪律松弛。一个时期,党不管党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导致队伍建设抓得不严,一些党员干部价值观扭曲,在背离理想信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些党员刚开始的追求很高尚,但后来发生了改变。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各种教育、监督、纠错机制没有建立、完善或执行到位,就像道路没有栏杆,可以任意驰骋,结果就走岔道上去了。如果栏杆全部扎住,只有这条道走,往别的道上走不成。即使一时走到岔路上去,组织及时提出告诫,也可以及时掉头回来,避免犯更大的错误。一些腐败分子最后也很后悔,有人说:“为什么我走到悬崖边缘的时候,没有人提醒我、制止我呢。”这就是说,怎么样把文件中的规定、挂在墙上的法则,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去。这需要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把工作重心放在抓队伍建设上。

  多年问题的积累,形成一种巨大惯性,靠短时间把它扳过来,绝非易事。不过,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已经有个很好的开头,给全党以很大的警示,很大的震动。现在我们党强调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完整的、能够落实的规则体系。曾经有一位领导同志跟我讲过一句话,他说:“立规矩就是亮旗,破坏规矩就要亮剑。”这话讲得非常好,没有规矩就没有旗帜。党的十八大以后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一面大旗,亮出了旗帜,谁敢违犯就要向谁亮剑!这也是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丧失理想信念,就意味着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共产党人践行信仰,就是为人民服务

  记者:您觉得,巩固共产党人的信仰靠什么?

  金一南:一方面,靠引领。受封建文化影响,中国人“官本位”思想严重,社会中存在着“升官发财”的不健康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大多数人会受影响,相当一批人会走到错误道路上去,最终被毁掉。

  《党章》里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谓先锋队是什么?是引领时代的,不是趋同的,不是随大流的。所以说,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应该走在时代最前面,带领大家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强力反腐,严肃惩治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这就是党的先进性引领、影响、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另一方面,靠淘汰。信仰不能强行建立,也不是通过几次学习就可以建立的。一个人定型后,改造起来非常难。这就需要组织有个淘汰的过程,把党内的“假冒伪劣”淘汰掉,引进一些优秀人才,如果提拔干部时提拔的是“假冒伪劣”,那在全党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到底是什么,一些人有借口,说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抓不着的,所以说这个信仰是站不住的。我说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最实在的!实就实在他要靠老老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来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何奋斗呢?就是北京中南海新华门永远不变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的结晶。如果偏离了这条,我们就失去了根本。那些为自己服务、为家族服务的,还能叫共产党员吗?这样的党员就是党内的“假冒伪劣”,就应该被淘汰。

  反腐败就是一种淘汰机制。中央纪委确定反腐败重点要盯住三种人,第一,十八大以后不收敛、不收手的,第二,问题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第三种尤其重要——现在重要岗位而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也就是重点培养的、未来要进入主要领导岗位的,这些人必须要严查,没有软着陆一说。这就是说,先把住干部上升的渠道,其他问题再一步步解决,循序渐进。

  拥有权力就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关键是怎么防治

  记者:有的地方主要领导成了腐败分子,往往带坏一批干部,甚至他把整个地区、单位的风气都给带坏了。对此,您怎么看?

  金一南:这是很典型的现象,应该从干部成长的环境、土壤上找原因。官场中一个人的影响力大小与其职务高低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正向的。如果正常行使职权,就会具有权威影响。但若是干坏事,则会遇到相应的抵制。这就需要有健全的约束监督机制,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政治氛围和土壤。

  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来说,不光要有作风过硬的领导,还得有好的体制机制。如果上有所好,则下必甚焉。上面喜欢听吹牛拍马,下面全都在吹。领导一来,全是阿谀奉承,这样的官场气氛,能生成一个很好的精英生长体制吗?这个很难,因此,改变这种官场气氛,必须从土壤上做文章,建立一种良性选人用人机制。

  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个优势,就是长治久安。但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着严峻的风险和挑战。面对风险,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建立在什么上?就是活力,就是新陈代谢。我们一定要排除糟粕,要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这个肌体,那就一定要建立起包括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制约、淘汰机制在内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

  记者:请您谈谈制度在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当中所起的作用。

  金一南:手中权力达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相当完备的监督机制,滥用权力就会难以避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苏军的战将朱可夫,在二战胜利后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期间,把德国油画、水晶器皿、貂皮大衣捞了很多回来。后来克格勃向斯大林举报,说朱可夫贪污,斯大林把朱可夫派到外地出差,让克格勃趁机去他家搜查,全部拉走上报,朱可夫出差回来,看到事已至此,悔恨不已。他给斯大林写了封信,都不敢署上苏联元帅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只要求保留党籍。像朱可夫这样在卫国战争中为苏联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在监督机制不完备的情况下出了这样的问题,令人喟叹。

  苏军是这样,美军也是这样。前驻韩美军第八集团司令官菲尔中将,曾经收了韩国商人送给他的一支金笔、1500美元、一个真皮包,商人还给他夫人的卡里打了3000美元现金,被美国陆军审计署查到。他讲:“我收下,是为了美韩关系,东方人特别好面子,我不收人家觉得很丢面子,影响美韩关系。”美国陆军审计署认为这个理由不成立,要求菲尔退还,最后菲尔提前退役,军衔由陆军中将降为陆军少将。

  拥有权力就有滥用权力的可能,关键是怎么防治。我们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条文还不能说很完备,甚至有些规定还只是挂在墙上呢!挂在墙上的东西到实施起来,文件上的东西到具体操作、真正落实,还有差距。

  其实,有些纪律和规定很早就有,只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当纪律严起来的时候,一些人不习惯,还有一些人不理解。所以,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眼光和胸怀,认识到治理现在,在于规范将来。我觉得,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所有的行动,包括惩戒,绝不仅仅是清除旧疾,而是着眼于未来,为了往前走,为了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前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