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22期

社论 

把挺纪在前深入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

特别关注  《准则》《条例》释疑答问

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就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答记者问

纪法分开后对党员违法行为还怎么“管”

如何理解《条例》中的“责任”

哪些“礼尚往来”算违纪

为何在工作纪律中规定对主体责任的追责条款

如何理解生活纪律与党员公民权利的关系

专题  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部分省区市践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实(上)

山西:挺纪在前 净化政治生态

江苏:落实“两个责任”冲着纪律去

浙江:把抓早抓小做到位

河北:常态严管最大多数 严肃惩治极极少数

湖南:转变执纪方式 整治“四风”顽疾

广东:严查“三类重点人”违纪问题

山东:让巡视过程成为推进纪律建设的过程

时评

用好“四种形态”解决惯性之害

前途看好更要守住底线

莫让承诺卡成为作秀卡

论坛

“不收敛不收手”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三转

打通纪检体制改革“最后一公里”

推动乡镇(街道)党委和纪委同“转”

“三转”使乡镇纪委摆脱有名无实困境

“审查协作区”盘活乡镇纪委力量

平湖:从监督力指数看镇(街)纪委“三转”

乡镇(街道)纪委“三转”要破“三难”

两个责任

辽宁省运用“四种形态”落实“两个责任” 

沈阳:“三责联动”确保主体责任落实

2名下属违法 11名领导受追责

锐评

一组

“四风”问题监督哨

福建省霞浦县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吴健公车私用被查处

贵州省正安县乐俭乡原党政领导班子公款旅游被查处

纪律审查

如何围绕违纪构成做好调查取证

信访

为信访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广州:“信访易”规范方便群众来访

上海宝山:“电子廉政档案”助力信访提速增效

福建福清:为信访线索安装“GPS”

释疑答问

收受近亲属财物、对近亲属收受财物知情应如何认定

警示

高校腐败问题扫描

广角

图片新闻

一线传真

关键词解

地方简讯

标题新闻

数说纪检

环球

英国腐败问题略述

文化传承

“遇事之心”小议

亲民:为政不移公仆心

监督:自上而下 约束匡正

历史回放

四大党章:强化组织纪律

蔡和森: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

名家访谈

金一南:共产党人的信仰最实在

清风文萃

端砚和淮盐票

蔡和森: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
雁柏
首页
1

  人物小传

  蔡和森(1895-1931),湖南省湘乡县人,历任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中共早期革命的领导中坚蔡和森,在他短暂的36年人生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对党的纪律的重视、遵守和执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纪律建设作出表率。毛泽东曾评价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1920年9月16日,为寻求救国真理而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写信给毛泽东,首次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

  1921年底,蔡和森学成归国。时值中央积极筹备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内部却发生了以李汉俊等人反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党的纪律的情况。蔡和森与之进行了坚决斗争。中共二大、三大李汉俊均未到会出席,还托人转来“反对集权、铁的纪律”的意见书,之后离开组织并且反对国共合作,这对党的建设和团结造成了较严重的不良影响。蔡和森及时批评了李汉俊违反组织纪律的消极行为,明确指出“李汉俊等把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与独裁、专制等同起来,显然是不正确的”。他还批评了张国焘的小组织问题,认为“国焘问题在表面上是态度问题,实际上是纪律问题,不明白党员与党员的关系和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的关系,根本上反对纪律和集中制,至第四次大会开始明了”,将党员的态度倾向问题上升到纪律的高度加以认识。

  蔡和森长期处于中共核心领导层,但他一生生活困窘,被哮喘病折磨,却从未被金钱利益俘获。1931年,蔡和森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施用各种酷刑。蔡和森横眉冷对,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他被打得血肉模糊地拖回牢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难友们见了都伤心地痛哭,蔡和森却鼓励大家要坚持与敌人作斗争,坚信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狱中的残酷折磨,没有摧垮蔡和森的坚强意志。敌人想公开审讯,又害怕社会舆论的指责,决定对蔡和森施以毒手。有一天,敌人把蔡和森拉到监狱的墙边,在他面前摆上几颗大铁钉,对他进行最后的威胁。他巍然挺立,威武不屈。敌人咆哮着,将他的手脚拉开,用铁钉把他钉在墙上。他痛得昏死过去,仍一声不吭。敌人无计可施,便丧心病狂地将他杀害。

  1931年8月4日,蔡和森同志壮烈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充分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坚贞的革命气节。他将党的纪律视为铁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给后世的中国共产党员树立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