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王岐山在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座谈会上
强调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与时俱进推动制度创新
专题 深化“三转”永无止境
特别关注
深度解读
巡视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时评
锐评
风纪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社论
要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王岐山在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座谈会上
强调立足当前 谋划长远 与时俱进推动制度创新
专题 深化“三转”永无止境
特别关注
深度解读
巡视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时评
锐评
风纪
文化传承
历史回放
清风文萃
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奉命率兵讨伐匈奴,驰骋沙场,立了大功,汉武帝为犒赏霍去病,特地指派工匠为他修建一处宽敞华宅。竣工后,汉武帝让霍去病先去过目,了解是否如意,但霍去病却向汉武帝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的忠勇被后世传颂。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忠德向来具有很高的地位。春秋时期,“忠”作为政治伦理观念,主要是臣下忠于君、忠于社稷、忠于公家之事。战国中期以后,朝秦暮楚的政客比比皆是,这就需要用“忠”来规范君臣关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忠”偏向于“忠君”,要求臣下对君主绝对服从。到了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忠的内涵加以改造和重新诠释。他们明确指出,所忠之君必须是为人所拥戴的君,还提出应区分“国”与“天下”以及“一君之私”和“天下大公”的政治观念,对抑制“忠”之伦理的绝对化和极端性,起了不小的作用。
忠德的基本含义就是指诚心诚意、尽心竭力做人做事。从文字意义上看,“忠”和现代意义上的“衷心”是相同的,都是指一种由内而外的、由衷的真实情感。南宋理学家朱熹解“忠”为“尽己之谓忠”。这里的“尽己”实际上说的就是“为人谋”,进而做到利于他人,为人效力,救人之危,成人之美。清代戴震在所著《原善》中说:“竭所能之谓忠”,说的是如果有所保留而不是竭尽全力,就不能称之为忠。
从做人上讲,“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态度上的忠诚、忠信,二是行为上的尽己利人。古往今来,这方面的典范不乏其例,苏武牧羊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天汉元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单于派汉人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苏武严词拒绝。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便将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19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才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在做事方面,“忠”指的是执事以敬。汉许慎《说文解字》以“敬”解“忠”。孔子把为国立功、恭敬职事视为忠,他说:“《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意思是说,承顺天命永不违背,就会获得莫大的福禄。显然,孔子在这里,是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作为了忠的内涵。
那么,这种诚心诚意、尽心竭力做人做事的美德投射方向何在呢?这就是家国情怀。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在家孝亲,是传统中国人的基本义务。移孝作忠,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张骞出使西域、花木兰从军、岳飞精忠报国,都饱含着舍家为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些彪炳千秋的动人故事是对忠德的践行,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德,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实践。弘扬中华传统之忠德,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地为国出力、为国尽忠,做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现代公民。党员干部更应该在这方面率先垂范,用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入党誓言,把传统忠德的家国情怀提升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