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4期

社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

要闻

习近平在吉林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0月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

王岐山在陕西调研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令计划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将令计划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专题 半年亮点工作集萃

正风反腐在路上

西:把纪律和规矩挺到反腐最前沿

江苏:以纪律为尺严管实治

湖南:向“市县巡视全覆盖”目标坚定迈进

贵州:专项巡视“快、准、狠”

山东:纠正“四风”一寸不让

湖北:打出“组合拳”坚决防反弹

河北:上下联动严惩“蝇贪”

广东:“抓大不放小”成为新特征

河南:把追逃追赃当战役来打

辽宁:追逃追赃全面协调展开

浙江:鼓起监督执纪问责的精气神

云南:提高忠诚履职的意识和本领

13个省区市依据中央精神出台《提名考察办法》

特别关注 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压力上肩 责任生根

抓重点解难点把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以高度政治自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四川:拧紧问责发条 压实责任担子

福建:对履责不力者“拍板子”“摘帽子”

不扛责,就要被追责

推动责任落实靠的是实干加创新

巡视

“带题不定题,巡中来选题”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把“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做实

双流:发福利也要守规矩

海盐:考核“指挥棒”助力抓早抓小

广安:普规普纪让党员干部懂规矩明底线

建湖:建立约谈制度防微杜渐

时评

爱嘚瑟的干部要当心

仕途看涨,更别张狂

不能让有为者替不为者买单

盯紧惠民资金的“最后一公里”

锐评

一组

论坛

用硬制度破除潜规则

官商关系,简单还是复杂

跟马克思学“做人要实”

纪律审查

纪律审查要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短评:用纪律唤回“初心”

释疑答问

事业单位中“双肩挑”人员被给予撤职处分,其工资待遇如何处理?

文化传承

古语今悟:“治四病”小议

悌与个人修为

说“圣”

历史回放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抗战老兵口述:一段秘密打入日军内部的传奇经历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地下抗日往事

“死”字旗

二大党章:严明纪律的开始

邓中夏:用生命维护党章尊严

清风文萃

“好官”贾政的“无为”悲剧

不能让有为者替不为者买单

周鹏

首页
1

  在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听取国务督察组汇报后强调,不能缓作为没事,反而快作为为缓作为买单;不作为没事,反而有作为可能替没作为买单。他指出,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是典型的吏治腐败,这样的干部应该追责。

  “快作为”、“有作为”竟然要为“缓作为”、“不作为”买单,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其实是官僚主义尾大不掉,拥有强大自保能力的表现。这种官僚主义善于用成熟且复杂的文牍规则和“枪打出头鸟”的集体默契来扼杀创新,抵制、消解变革的压力,是前进道路上必须破除的桎梏。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分领导干部中,等待观望的氛围仍然浓厚,重重暮气和一团和气尚未彻底涤荡。深化改革的大氛围下,虚与委蛇的敷衍应付成了一些人心照不宣的选择。一个部门不作为,就可能让想作为的无法作为,慢作为的不仅自己不快,还让想快的快不了。如果真有同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把改革的步子迈起来,那岂不是坏了“规矩”,让自己在上级面前丢面子、在群众面前现原形?这就不难理解,某些干部不仅不配合工作,还暗地使绊、乃至到处宣传某人“好大喜功”、“爱出风头”,心想不让你买单还让谁买单?于是,干的等看的,快的等慢的,层层压力传导不下去,像深深的海洋,上面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群众的期待就在这些人的消极抵抗中化为泡影。

  历史上有名的“黄宗羲定律”,实质上是因为财税改革的正面效应敌不过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滞后的负面效应,使改革结果走向改革目的的反面。这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单一举措很容易因为配套措施不完善而产生负面效果,或者因为背上额外的民意期许和改革象征而不堪重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正是一个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过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衔接不好,就容易停滞,群众就无法切实体会到改革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因此,在治党治国的各项事业中,都不能纵容让“快作为”、“有作为”为“缓作为”、“不作为”买单的现象。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对“缓作为”、“不作为”者必须加大问责力度,绝不能让“快作为”、“有作为”者吃亏。要通过问责把压力传导下去、把责任落实下去,给浑浑噩噩的干部们当头棒喝,把尸位素餐的官员们清除出队伍,督促上上下下切实行动起来,真抓实干。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有作为”、“快作为”就应当“有为有位”,要把那些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用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口头表态来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既严且实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不作为”、“慢作为”之所以难被发现,是因为它们极具隐蔽性,“有作为”、“快作为”之所以不一定被肯定,是因为评价来源渠道不够广泛。“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把广大群众动员起来,“不作为”、“慢作为”就断难遁形,“有作为”、“快作为”定能脱颖而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