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2期

社论

治理基层腐败要一抓到底

要闻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

专题  基层反腐加码 更加提振民心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

中央督办加力基层反腐

传递高压,哪些招管用?

不仅仅是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透视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

山西上下发力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

山东密集通报狠拍“苍蝇”

河南正风惩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基层正风反腐务必持之以恒

特别关注  紧盯端午节点狠纠“四风”

让廉洁过节成为习惯

“黄金粽”遇冷 “平价粽”受捧

一键直通,让监督快速便捷

反“四风”再添利器

深度解读

为什么要强调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通报之变彰显党纪威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金句20条

从问题通报看纠正“四风”如何冲着纪律去

秦皇岛:利用社会监督紧盯“小枝小节”

松江:强化信访监督抓纪律纠小错

时评

“三严三实”重在“实”

“能而贪”或“廉而庸”都不是好干部

法纪之外无孝道

抗不了干扰,谈何担当

锐评

一组

论坛

如何看待“圈子”与“圈子文化”

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理应监督

干部被“黑”谁之过

三转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小发票”折射出工作方式大转变

惠州:把力量向纪律审查工作倾斜

南康:监督转思路 职责回本位

释疑答问

怎样认定单位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

公务员开微店是否构成违纪?

巡视

巡诊国企 助推改革

环球

总理涉贪辞职 韩国腐败难除

清风文萃

权力的滋味

不让老实人吃亏

开卷有益

文化传承

七律·包公祠

八德是修身之本

学庄子“做减法”

“纪”“律”:治理与约束

历史回放

一大党纲:排除干扰坚持纪律建党

李大钊:面对拷问“概不知之”

让廉洁过节成为习惯
——纪检监察机关端午节点纠正“四风”工作扫描
首页
1

  6月16日发布5月份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月报,6月17日专门通报龙增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月18日开通手机客户端“反‘四风’一键通”举报专区,6月19日在网站设立“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

  端午节前,中央纪委接连发力,迅猛开启正风肃纪的“节点模式”。

  节日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一个放松、欢聚的时点,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是一个检验作风的时刻,而对于专司监督执纪问责的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则是强化纪律规矩、严纠不正之风的关键节点。

  这个端午节,同样不例外。

  “咬咬耳朵”强化节日纪律教育

  “严禁公车驶入或停放禁行区”,“严禁在单位食堂、培训中心等内部场所用公款聚餐吃喝”,“严禁公款购买和赠送粽子、鸡蛋、土特产品等任何节礼”,“严禁违规发放福利”,“严禁向下属部门、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转嫁摊派相关费用”。

  6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了哈尔滨市纪委《关于廉洁过好端午节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五条严禁”,并要求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以上率下,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亮明纪律要求,不搞不教而诛,是纪检监察机关严明纪律整肃作风的一贯做法。节假日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节点,抓住节点强化纪律教育,为党员干部“提个醒”,防止犯错,有利于周期性传递遵守纪律的信号,推动党员干部绷紧纪律这根弦。

  这一点,无论是中央单位还是地方基层,都很认同。

  近日,新华社党组确定在端午节前夕集中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重申过节纪律,讲清明令禁止事项,进一步增强纠“四风”、防反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抓早抓小,警钟长鸣,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确保清正廉洁过节。

  为遏制“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针对端午节点恰逢高考、中考等重要时段,湖北省纪委在节前下发通知,要求重点围绕顶风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问题,把整治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作为深入纠正“四风”的重点内容,作为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抓手,加强教育引导,健全长效机制。

  而四川省剑阁县纪委利用干部职工会、宣传专栏、网站等,在全县通报一批近期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四风”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节日拒腐防变的意识。

  除了开展纪律教育之外,部分地方还结合时点通过约谈等形式提醒落实“两个责任”,传导节点正风肃纪的工作压力,从而让各级党组织扛起责任,管好身边人、身边事。

  湖南省长沙县纪委在6月初即开展了“廉洁过端午”正风肃纪主题宣传活动,分层级进行宣传发动,召开全县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会议,并约谈县“四大家”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协调县直机关工委组织约谈县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强调端午期间作风建设相关纪律要求。资兴市纪委也改变以往自己“唱主角”模式,突出全市各单位各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下发通知要求端午节期间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宣传,划好纪律红线,部署好“四风”问题自查工作,坚持抓早、抓小、抓常。

  通过教育提醒,唤醒纪律意识、责任意识,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筑牢了思想的第一道防线。

  “瞪大眼睛”织就“四风”监督网

  落实纪律要求,除了教育提醒,监督检查必不可少。今年端午节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方式,亮点频现。

  端午前夕,河北省秦皇岛市等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的暗访督导小组。暗访督导小组一路轻车简从,随机到特定场所进行暗访、抽查公车封存情况、调阅了解各省市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举报情况等,切实将中央关于从严执纪正作风的信号向下传达,同时推动发现和解决群众身边“四风”问题。

  “我们想探索尝试以这种方式,改变纪检监察室只把眼睛盯在大要案上的惯性,带着问题去实地督查,看看当地纪律执行工作实不实,效果怎么样。”中央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这样表示。

  在中央纪委的示范带动下,各地积极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

  山东、河南、湖南、陕西、西藏等地延续“五一”期间的监督检查形式,组织了明察暗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纪委联合县区纪委成立多个暗访工作组,重点对市区内高档酒店、娱乐场所、会所商场等地进行明察暗访,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大操大办、公款购买赠送节礼等“四风”问题。

  为避免人情干扰,河北省清河县纪委成立7个明察暗访小组,采用交叉互查的方式,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进行重点暗访检查。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向社会公布“四风”问题举报方式,鼓励群众监督。“廉洁过节,你好,大家都好!”6月16日,由河南省纪委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联手打造的微信公众平台“清风中原”正式上线,该平台运用“网言微语”,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过端午。同时,该省纪委网站还在第一时间接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方便群众监督举报。

  陕西省蒲城县纪委从社会各界聘请了30名群众监督员参与监督检查,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还通过纪检监察网、蒲城县电视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畅通举报渠道。

  另外,部分地方也根据本地实际,将监督精确对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吉林省为落实中央纪委4月23日纠正“四风”会议有关精神,印发纠正“四风”系列行动工作方案,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在全省集中开展清理滥发津贴补贴、清理机关食堂违规违纪问题等5项行动。

  “板起面孔”严查严处严曝光

  “查实公车私用问题9件、其他问题线索39件,责任追究5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4人。”

  6月11日,河北省公布“五一”期间查纠“四风”结果,并通报了多起典型问题。该省表示,端午期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集中开展明察暗访,从严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四风”问题,对漠视纪律、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从严查处顶风违纪并曝光典型问题的,并非仅仅河北一家,而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的普遍常态。

  端午节前,安徽、广东、吉林、河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市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关于从严执纪、狠抓节点不正之风的精神和要求,集中通报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

  其中,贵州省纪委针对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违规发放津补贴福利问题进行了专项通报,包括该省转业军官培训中心(省公务员培训中心)主任陈吉发违规发放购物卡问题在内的6起问题被点名道姓公开曝光。福建省厦门市则就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专题通报了海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闫基义等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各地各部门尚未就端午节期间执纪问责通报等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但是从各地各部门已经公布的领导讲话、工作方案、通知文件等资料看,端午节期间的正风肃纪亦延续“五一”期间的从严态势,“越往后执纪越严”、“一寸不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刊记者 慕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