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2期

社论

治理基层腐败要一抓到底

要闻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

专题  基层反腐加码 更加提振民心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基层

中央督办加力基层反腐

传递高压,哪些招管用?

不仅仅是切身利益得到维护

透视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

山西上下发力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

山东密集通报狠拍“苍蝇”

河南正风惩腐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基层正风反腐务必持之以恒

特别关注  紧盯端午节点狠纠“四风”

让廉洁过节成为习惯

“黄金粽”遇冷 “平价粽”受捧

一键直通,让监督快速便捷

反“四风”再添利器

深度解读

为什么要强调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通报之变彰显党纪威力

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金句20条

从问题通报看纠正“四风”如何冲着纪律去

秦皇岛:利用社会监督紧盯“小枝小节”

松江:强化信访监督抓纪律纠小错

时评

“三严三实”重在“实”

“能而贪”或“廉而庸”都不是好干部

法纪之外无孝道

抗不了干扰,谈何担当

锐评

一组

论坛

如何看待“圈子”与“圈子文化”

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理应监督

干部被“黑”谁之过

三转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深化“三转”的方向

“小发票”折射出工作方式大转变

惠州:把力量向纪律审查工作倾斜

南康:监督转思路 职责回本位

释疑答问

怎样认定单位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

公务员开微店是否构成违纪?

巡视

巡诊国企 助推改革

环球

总理涉贪辞职 韩国腐败难除

清风文萃

权力的滋味

不让老实人吃亏

开卷有益

文化传承

七律·包公祠

八德是修身之本

学庄子“做减法”

“纪”“律”:治理与约束

历史回放

一大党纲:排除干扰坚持纪律建党

李大钊:面对拷问“概不知之”

山西上下发力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
首页
1

  “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不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苍蝇’没人管,甚至满天飞,我们打多少‘老虎’,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4月14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忻州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得到、享受得到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是山西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问题就是指向,群众呼声就是方向

  据统计,自2014年1月至今年3月,山西省纪委受理的信访举报中80%以上为越级信访,七成左右的越级信访反映的是县处级以下干部的问题。2014年度民意调查显示,51.85%的受访者认为乡镇机关及村级组织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而2014年,全省1398个乡镇纪委接受信访举报同比增长60.2%,但立案数同比下降0.1%。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零办案的乡镇达到1/5,基层办案力度明显不够。

  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等现实问题,省委书记王儒林带领省纪委书记黄晓薇等省纪委同志,赴晋中市、忻州市5个县(市、区)的6个乡镇进行调研。找准症结后,随即开方下药:以省委名义部署开展了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整治和“以群众举报乡村干部腐败为切入点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全省一盘棋,“五账工作法”促进工作落实

  按照省委的部署,省纪委先后召开两次常委会、两次各市纪委书记工作推进会,建立了以县、乡纪委为工作主体,市纪委一线督办,省纪委统筹督导的工作机制,以“五账工作法”积极推进工作落实。

  ——“建账”。省、市、县、乡纪委对十八大以来乡村涉纪信访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澄清问题底数。省纪委建立8970件涉及乡村干部的问题线索台账;11个市、118个县起底基层涉纪信访问题线索27976件,按类分别登记建账。

  ——“对账”。省、市、县、乡四级纪委上下联动,层层“对账”,对问题线索起底、排查、处置及案件查办逐级对照印证,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查账”。省、市纪委建立了定期工作推进会制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情况一月一报告制度,动态管控。上级纪委下查一级,对重大案件和重点信访举报跟踪督办,做到口径统一、标准统一。目前,太原、大同、运城、阳泉等市均消除了“零办案”乡镇。

  ——“销账”。省纪委对首批35件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限期销账。目前,省信访局交办的1165件信访事项中已办结568件,办结率48.7%。

  ——“交账”。县纪委向市纪委、市纪委向省纪委、省纪委向省委和中央纪委逐级“交账”,确保8月中旬全部完成省信访局交办的农村涉纪信访事项,12月底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清理发现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查核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把纪律挺在前面,拔“烂树”治“病树”

  把纪律挺在前面,就是要拔“烂树”不手软、治“病树”不拖延,切实治理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健全办案机制,重拳惩治基层“任性”干部。查处腐败案件是对群众利益的最好保护,也是治理腐败最有效的举措。采取县查办乡配合、乡查办县督导、乡分片联组办案等方式,推行乡案县审,坚决查处基层腐败。今年1至5月,全省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3207件,处分人数3559人,其中县处级59人、乡科级560人、一般干部758人、其他人员2182人(含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1230人),给予撤职以上重处分759人,移送司法机关167人。

  坚持抓早抓小,有病就治。县、乡纪委还主动从“街谈巷议”中收集农村干部办低保送人情、发补助福利优亲厚友等问题线索,把纪律挺在前面,及时遏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015年初,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群众反映,张胡村常志勇、北流村刘建斌存在弄虚作假申请低保问题,该镇纪委立即约谈有关人员,依法依规取消了两人的申请资格。随后,民政部门对全镇低保人员进行调查复审,取消不符合条件的15户34人,补充符合申报条件的4户6人,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随着工作的深入,一批乡村干部侵吞集体财产、侵害农民权益等问题得到了处理,群众由衷地感叹:拍“苍蝇”惩“蝇贪”,真正让我们享受到了正风反腐的成果!(晋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