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中央精神
专题
时评
理论
经验
警示
天下
新风
文苑
社论
中央精神
专题
时评
理论
经验
警示
天下
新风
文苑
身边的变化
——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有感
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播出预告时,我心里不免犯嘀咕:不会又是板起面孔说教的“高大上”模式吧?
然而,当四集全部看完后,我的观念被颠覆了。这是一部拍得很实在的片子。它不同于一般的主旋律电视专题片,没有太多的说教,而是用真实的案例打动人心,用身边的变化引起共鸣,用新时期和共产党创立之初的作风对比发人深省,从选题到素材都相当“接地气”。例如,对于整治“公款旅游”、“公款吃喝”问题的报道,除了有对普通老百姓和专家学者的采访外,一些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而被通报过的当事人也纷纷现身说法,使得教育警示的力量倍增。被采访者不说空话大话,说的都是大实话,如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原局长孙书功说:“作为基层,最不愿意做的就是搞应酬,陪不好不行 过去的检查又是打分啊,又是评比啊,在基层里头,压力很大,但是八项规定出台之后,现在的话,你请他他都不来。”直接点出了基层单位对公务接待的看法,很有代表性。又如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周少强在片中坦言,实际上有时候一顿饭局不单单是饭局那么简单,它的隐蔽性很强。很多人觉得它是小节,而它的危害有时候并不比贪污腐化小。“我们应该在一个规矩上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不仅不能碰高压线,低压线也不要碰。”真诚的悔悟、深刻的反思,震撼了不少干部的心灵。
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使用,到会所歪风、奢华办公大楼,再到节日送礼、婚丧嫁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回避任何作风问题。同时,该片谈及作风建设时,还十分注重群众的感受,体现党风政风对社风民风的影响。我们在片中看到,对于公款吃喝的整治,让一些原本高高在上的食品摆上了平民餐桌;对于会所歪风的整治,让更多风景名胜重新回到百姓怀抱;对于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的整治,让地方风俗习惯回归真情,群众负担也大为减轻。对各级干部来说,观看的过程,是一场思想洗礼的旅程,而对群众来说,观看的过程,是一个移风易俗、树立新风的过程。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见证了中央八项规定从颁布到实施的一系列变化。期间经历了一些干部群众从一开始的观望、不理解,到现在的形成自觉、拍手称快。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除了觉得震撼、富有警示教育作用外,还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两年,弹指一瞬。还记得八项规定刚下来时及时发送廉政短信进行宣传,也仿佛是昨天的事。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区纪委组织的几次明察暗访中,我们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群众测评满意度越来越高,从一方面也说明了作风建设的成效。我还记得,在一家酒店检查公款吃喝时,酒店负责人说:“电视上天天反‘四风’、提倡节约,大家弦都绷得很紧,我这里很久都没有公款接待啦。生意一开始的确受影响,但促使我转型搞中低档餐饮,薄利多销,生意反而更好。”也记得同事说:“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接待,陪吃陪喝,有时连周末都搭进去。现在好了,一年到头没多少接待,周末带小孩上上兴趣班看看电影,对于家庭也算是尽到了责任。”这些变化都只是小小的缩影。这两年,中央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在八项规定施行两周年、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两个多月后播出此片,可以看出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
从瑞金、到延安、再到西柏坡,最后到北京,我们党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正风肃纪的历史,这让作风建设有了深厚的历史感。然而,正如这部片子的片名——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它不会因已有的历史积淀而停滞不前,也不会因为现有的明显成效而放松懈怠。形势催人进,作风建设仍将会以踏实的步伐继续走下去,而我坚信,身边因为作风建设而带来的变化,还将会越来越多。(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