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期

社论

新年献词

 

中央精神

习近平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王岐山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

 

专题

中国反腐2014

深化改革——为反腐败提供制度保障

严明纪律——确保党规党纪成为刚性约束

正风肃纪——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强化巡视——形成持续有力震慑

重拳惩治——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追逃追赃——誓令外逃贪官梦断天涯

严抓严管——看护“树木”长成“林”

正人先正己——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队伍

2014年反腐“关键词”

 

时评

领导干部的幸福感源自何处

既要“领”也要“导”

缺什么不能缺精神

精心安排的亲民秀为何演砸

只畏其果不如先畏其因

莫把正常当异常

 

理论

感悟与启示

立破并举促改革与反腐双轮驱动

始终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多重加力强化党的意识

明确落实主体责任要求

作风建设要“严”“细”“长”

形成持续高压反腐新常态

坚持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相结合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德治内涵

必须突出打铁自身硬特点

 

经验

河北:扎实推进办案体制机制改革

工信部:巡视形成新震慑

四川:着力打造反腐铁军

审计署:“两个责任”共担并进

咸宁:深耕细作开展作风建设

日照:廉政谈话润物无声

 

警示

2014年典型案件警示录

反腐新词

 

天下

中国反腐败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

 

新风

病树治,万木兴

领导者的气场

田园婚礼也时尚

给群众一张“好看”的脸

“沉甸甸”的谢意

一盒巧克力

 

文苑

匆匆华年新常态

别太追求面子

时间随想

身边的变化

正风肃纪——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
首页
1

  2014年12月中旬,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4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后,赢得全国观众广泛关注和好评。

  “专题片是中央纪委给大家看的一份‘作风总结’。”“从中看出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广大观众纷纷为作风转变“点赞”,也为这次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通过媒体的互动“点赞”。

  2014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盯紧节点,驰而不息,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成果。如今,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成效进一步显现。

  紧盯节点抓常

  节日期间的不正之风既是日常作风问题的一个缩影,更是平时问题的集中表现。实践证明,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刹风正纪,将重要时间节点连成线,长期抓、经常抓,力求积小胜为大胜,以突出问题的解决带动作风全面好转的思路和做法,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举措。

  2014年,中央纪委继续坚持这一思路和做法,持续抓节点、发猛力、正作风——

  五一、端午前夕,中央纪委驻会副书记分赴7地考察调研,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进行督导;

  4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邀请网友积极通过直通车监督举报,每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端午前夕,网站推出“清廉过端午——纪检监察机关在行动”专题,开设举报窗口,欢迎干部群众对公款购买赠送粽子等节礼的不正之风进行监督;

  中秋前夕,网站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同时恢复每周通报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12月17日,网站推出“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开设了“我要举报”窗口,受理广大网友对公款购买赠送贺卡、年货节礼等不正之风的举报。

  与此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节前发信号、严明纪律要求,节中抓检查、紧盯违纪问题,节后严问责、加强通报曝光,狠刹节日不正之风,形成了高压态势。

  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在五一、端午期间,抽调1300余人,组成400多个暗访组,到机关食堂、农家乐等地暗访,发现问题线索753条,查实问题291个。浙江省杭州市纪委通过到名胜古迹抽检车牌等举措,对节日期间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及领导干部出入会所等情况进行暗访检查。

  “从点到面,以点带面”,抓住节假日这个重要节点,可以将全年的作风改进工作串成一条连贯的“线”,使广大党员干部持续绷紧“过节更得正作风”的脑中弦,让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要求,逐渐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让不良作风在持续的“点刹车”中终止。

  从严执纪抓细

  “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出入私人会所”, “多次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多次接受公款宴请”。在中央纪委2014年查处的万庆良、谭力、韩先聪等违纪违法案件中,处分决定除了指出其“收受巨额贿赂”等违纪违法事实外,上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情节也赫然在列。

  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纪审查重点,不因其他严重违纪违法情节,忽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和通报,这是2014年从严整治作风的力证。

  “作风背后反映的是纪律问题。国有国法,党有党规,管党治党靠的是铁的纪律。”“谁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为我们党改进作风付出代价!”王岐山同志反复强调要铁面执纪,严肃正风。

  2014年,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对作风建设类违规违纪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严格追责。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811起,处理党员干部6636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1344人,包含2名省部级干部。执纪监督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前7个月的数据就已超过2013年全年的总数。

  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规违纪行为及时通报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2014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已先后7次共对3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并规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2日,各省区市纪委先后133次共对770起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从严正风,严在细处。从严禁公款送月饼,到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年历等物品,再到清理培训中心、整治会所等,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抓细抓实,聚焦发力,集中突破,从细微之处着手,穿透“四风”的顽固屏障。

  动真碰硬,治理扎实有力;抓细抓实,气象为之一新。各类会议开支大幅降低了,公务消费奢侈浪费减少了,高档饭店也开始走“平民路线”了  事实证明,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等作风“红线”,把转作风的“大文章”化为一件件“小事”,一件件抓好、一项项纠正,换来的是令人振奋的清风正气。

  驰而不息抓长

  巩固和延续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也是2014年我们党紧抓作风的重要特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抓,经常抓、长期抓,坚持数年,必见成效。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2014年,中央纪委和各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深化“三转”、调整内设机构。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各纪检监察室也不再是以往人们所理解的单纯的“案件室”,还要履行对联系地区、部门的党风政风监督、对党风政风中突出问题开展执纪等职责。这为正风肃纪的持续开展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另外,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中央和地方巡视工作也持续剑指“四风”,强化监督,形成震慑。

  巩固和延续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必须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将“四风”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

  一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有关职能部门针对“四风”问题,完善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配套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等制度,保证转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制度“笼子”扎紧了,对不良作风的刚性约束就强化了,领导干部越界犯规行为减少,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意识明显增强。

  巩固和延续作风建设的良好势头,还要紧紧依靠群众。2014年,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方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提高群众参与纠正“四风”的积极性。中央纪委监察部通过官网引导群众积极举报“四风”问题,吉林省纪委出台受理举报暂行办法,天津市纪委组织志愿者明察暗访,新疆阿克苏地区纪委建立廉政微信平台受理群众的举报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勇于监督举报”,当起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千里眼”。

  2014年,全党上下以钉钉子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年来的实践,为进一步推动正风肃纪积累了新经验;一年来的成绩,也为进一步推动正风肃纪提振了信心。

  “从严治党从治理‘四风’起步,也要从治理‘四风’延伸。”2014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这样强调。2015年,我们期待着正风肃纪继续深入,期待着纠正“四风”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更大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