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
专题
特稿
特别关注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执纪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如何处理
风纪
两个责任
环球
文苑
社论
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
专题
特稿
特别关注
深度解读
纪律建设
论坛
时评
锐评
执纪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如何处理
风纪
两个责任
环球
文苑
以“三严三实”
缩短“不敢”到“不想”的距离
在正风反腐的强大震慑之下,不少有过违纪违规念头或行为的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不敢”的氛围初步形成。但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远不止此,从“不敢”到“不想”还有多远,如何实现?中央决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可谓指出了从“不敢”通向“不想”的明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作风为之一新。但不少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正因如此,中央提出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
“三严三实”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源上解决“不想”的有效办法。如果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洗洗澡、治治病”挽救了一批病症较轻、中毒不深的领导干部,使他们思想得到洗涤、病体得到康复、作风得到改进。那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则可看作一次“后续治疗”和“深度保健”。按照中央要求,把“三严三实”融入思想和工作实际,将对作风上的顽疾持续“给药”,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能干净干事的较重病症果断“开刀”,对久经医治仍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的腐败分子“刮骨疗毒”,充分发挥从严执纪的威慑力。这是继续巩固和强化“不敢”的高压态势,同时直击深层次的“不想”问题,让党性锤炼和作风改变“从心开始”。
“三严三实”直接针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也抓住了从“不敢”到“不想”的要害。无论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还是带头守纪律讲规矩,无不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上率下的强大作用。同理,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要率先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和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领导干部带头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就能以点带面,引导党员干部匡正价值观,涵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领导干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就能带动党员干部增强纪律和法律意识,构建良好政治生态;领导干部忠诚无私、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就能带领党员干部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党范围内形成风清气正、清正廉洁的良好环境。
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就要突出问题导向,从严上入手,从实处着力,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使“不敢”、“不能”、“不想”的实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郑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