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11期

社论

强化党内监督 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要闻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习近平在浙江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

黄树贤强调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

专题

看中央纪委新设7家纪检组如何履职

派驻监督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勇担监督执纪问责的政治责任

把“忠诚干净担当”践之于行

派驻机构改革简要历程

北京:在市委办公厅等机关新设7家市纪委派驻机构

上海:完成对现有37个派驻纪检组的调整和统一管理

党内监督不能有死角和空白

把派驻监督的权威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既要有监督 更要强监督

特稿

强化问题导向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切实维护党章党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特别关注

强化巡视成果运用 提升群众获得感

不让惠农政策折在“最后一公里

筑牢环保第一道防线

在“公”“私”之间设置“防火墙”

斩断招生背后的“黑手”

好钢用在“刀刃”上

评论:猛击一掌唤醒党章党规意识

深度解读

为什么正风反腐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

纪律建设

党章中的党纪(下)

福州: 领导干部操办红白事不能碰“红线”

建德:收了红包,就要受处分

论坛

破除为官不为要做好加减法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

时评

“洋老虎”也照打不误说明了啥

健康的上下级关系不容庸俗的感恩

以“三严三实”缩短“不敢”到“不想”的距离

唤醒党章意识贵在知行合一

锐评

一组 

执纪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如何处理

张某利用职权放贷是否构成索贿

风纪

“一把尺子执纪到底”

审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的难点及对策

两个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可以怎么做

如何破解部门主体责任虚化空转问题

督促地级市党委扛起主体责任

“一单双派”促责任落实

环球

美国资深议长倒台引发政坛巨震

文苑

不能像乌鸦站在煤堆上

“人重精神”小议

八德:中华文化的基因

贾雨村的官场人生

《菜根谭》里悟修身

周国平:党员干部不妨多学点哲学

不让惠农政策折在“最后一公里”

——中央巡视后改进和加强涉农资金管理工作扫描

首页
1

  “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次整治行动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在近期召开的全国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如是强调。

  根据中央巡视组反映的情况,一场由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牵头,会同其他有关涉农部门一起开展的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向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问题,打出了一记“重拳”。

  巡视发现问题,专题报告揭乱象剖根源

  涉农资金能否到位,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公信力。然而,甘肃、宁夏等地一些地方“对国家扶贫资金监管不到位,骗取套取、挤占挪用、私存私放等问题时有发生”、“涉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多发”。2014年中央第一轮巡视结束后,中央第一、第三巡视组在向甘肃、宁夏反馈的同时,还以巡视专题报告形式,把这些问题呈报给了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

  据中央第三巡视组原副组长郭林介绍,巡视组进驻后了解到,宁夏近年来查处了一批此类案件,审计署在审计宁夏两个区县时也发现了这方面问题,且多发于基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关乎国家惠农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的大问题,就充分搜集材料,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了一个关于基层涉农资金违法违规情况的专题报告。”

  巡视反映的是甘肃、宁夏两地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面向“三农”的财政支出逐年加大。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上透露,“十二五”以来,仅中央基建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连续4年超过50%,中央基建投资2014年安排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总量超过2300亿元。然而,不少涉农资金“趴在账上”、成为“唐僧肉”,农民拿不到惠农补贴等新闻频频爆出,不仅使涉农资金的使用率和有效性打了折扣,更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中央第一、第三巡视组的这两份专题报告,在揭露涉农资金被挪用、截留、套取、贪污等乱象的同时,对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不讳言。在中央部委层面,直接或间接管理涉农项目和资金的部门就有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扶贫办等十几个部门,部分资金存在使用分散、投入交叉重复、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再往下通过省、市、县、乡、村五个层级,存在大量“跑冒滴漏”风险。由多头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带来的问题,超出了一地解决的能力范畴,需要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以破解。

  多部门联动,严肃财经纪律

  针对中央巡视反映的问题,2014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专门召集财政部、发改委、农业部等12家单位,就涉农资金管理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2015年3月10日,涉农资金专项整治行动部级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一场全国范围内为期6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正式打响。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从已经查处的涉农资金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来看,许多问题出在违反财经纪律上。专项整治行动将按照‘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严肃查处涉农领域各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努力形成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的新局面。”

  根据部署,这次整治行动将重点清理、检查和纠正涉农资金申请、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九大问题,包括利用资金、项目管理权,贪污、受贿,谋取私利;基层干部冒领、私分农民补贴资金和补偿款;项目申报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

  目前,各地均已经采取措施,在省、市、县层面有步骤推进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自查自纠摸清底数,如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相关部门对2013至2014年全部涉农专项6个大类中的457个专项进行了梳理,涉及资金总量126413万元。还有的地方严查向涉农惠农资金“伸手”的案件,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近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查处套取、挪用、侵占涉农惠农资金案件专项行动。

  深化改革,着眼长效机制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建立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这是许多人心中的问号,也是各有关部门一直在探索努力的方向。

  楼继伟表示,财政部门将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着力从预算管理体制、资金监管机制等方面查找深层原因、发现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建立覆盖全面、监督到位、管用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的财政扶贫资金违规违纪行为,2014年8月,经国务院审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从资金分配机制、使用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推进改革。如安徽省已出台实施意见,将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里,并建立奖励与监管机制,压实市县政府扶贫开发的主体责任。

  “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精准化支持机制,督促地方认真抓好《改革意见》贯彻落实。”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