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形势分析
任务解读
贯彻落实
社论
形势分析
任务解读
贯彻落实
山西“塌方式腐败”样本分析
荡涤不良政治生态
2014年,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一批领导干部落马。有媒体梳理,落马的7名省部级干部中,包括4名省委常委。在该省所辖11个地级市中,7个地级市均有干部接受组织调查,其中,晋城市落马干部数量最多,加上其所辖的高平市,共有12名干部被山西省纪委官网通报。此外,大同、吕梁、太原、阳泉、朔州和晋中也分别有干部落马。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落马干部中,至少18名现任或前任县委书记。
随着“老虎”和“苍蝇”纷纷现形,山西政商朋友圈也逐渐浮出水面。有媒体报道说,近年来,山西吕梁政商两界已经不分你我。一些领导干部需要钱的时候,老板们双手奉上,老板遇到问题了,领导干部出面摆平。以致在吕梁当地,人们说起某家企业时,直接就以某某领导的企业称呼。山西某官场人士称,“每一个落马干部背后都有一批老板受到牵连,每一个老板被抓也都会牵出一大批干部,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一位自称是山西官场中人的网友留言说,在此之前,你若进不了“圈子”,仕途会很艰难。
财新网等媒体认为,打掉山西以煤炭为纽带的黑金政商朋友圈,铲平利益共同体,扭转不良政治生态,破解“晋官难当”的局面,是中央在山西“打虎”的重要目的。
山西“塌方式腐败”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认为这一现象不仅败坏了政治生态,严重损害了山西的形象,更使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损失。《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山西的警钟敲响,教训深刻:在推动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用法治来制衡权力;必须完善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建设法治政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从群众反映看,群众对中央纪委山西“打虎”的认可程度较高。多数网民认为,山西反腐走向纵深,中央对山西“塌方式腐败”严肃问责,表明了中央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破除了“反腐停歇论”,极大提振了党心民心。网民主要观点有:(1)山西“塌方式腐败”影响恶劣,触目惊心;(2)支持中央持续深挖山西官场腐败,不留后患;(3)山西权钱交易问题严重,高级干部频频落马不稀奇;(4)高级干部密集落马显示类似调查行动已成常态,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央不希望反腐凝聚的民心出现流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