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3期

“小官巨腐”样本分析

蝇贪成群 其害如虎

首页
1

  2014年以来,“小官巨腐”事件频频曝光,舆情热度持续不减。同年7月,中央巡视组在首轮巡视情况反馈中第一次采用“小官巨腐”表述,指出北京、天津、海南等地基层干部贪腐的问题。此后第二轮巡视反馈问题时,明确指出河北“‘小官巨腐’问题严重”。13天后,河北晒出“小官巨腐”的专项整改报告,通报查处了一批相关案件。

  11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家中搜出上亿元现金、37公斤黄金、68套房产手续的新闻引爆网络,直接催生了“虎蝇”一词。舆论一度达到峰值,要求彻查的声音不绝于耳。

  实际上,“小官巨腐”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南方周末》梳理此前10年间涉案千万元的科级腐败案件时得出结论:“小官巨贪”10年查处愈来愈多。

  去年以来查办的案件中,除马超群外,还有很多“芝麻粒儿大”的党员干部陆续成为各类贪腐大案的“主角”。如,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肖绍祥被控涉嫌贪污1400余万元,并有800余万元钱款无法说明具体合法来源;被称为“20亿村官”的深圳市龙岗街道南联社区村委会原主任周伟思,涉嫌收受5600万元的巨额贿赂;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涉嫌贪污国有资产2.84亿元,涉嫌受贿9780万元、港币238万元……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原会计陈万寿,涉嫌挪用资金1.19亿元,更是惊动中央,成为“小官巨腐”的典型。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分析发现,“小官巨腐”主要集中在农村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截留挪用公款、惠农资金补贴等领域。这些领域党员干部人数众多,且多处于基层一线,与群众接触最为紧密。相比于“大老虎”,小官贪腐往往更具隐蔽性,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民众无法享受反腐红利,还会引发民怨,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基层腐败一旦发生,就很可能是窝案。《环球时报》评论认为,天文数字的贪腐案背后恐怕已形成复杂的贪腐生态链。

  从近期网络舆情动态来看,推动反腐“下沉”至基层已成普遍需求。广大民众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腐败、不作为的反映依然强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