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形势分析
任务解读
贯彻落实
社论
形势分析
任务解读
贯彻落实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关于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的关键词搜索及解读
没人能当“铁帽子王”、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刚一结束,这些平实而犀利的语言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被网友广为传诵,耳熟能详。
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这一讲话与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精华呈现在世人面前。
“学习小组”微信号称,通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突出感受是:大白话、“狠话”特别多。对习近平总书记平实、犀利、深刻的语言风格,网友和媒体纷纷点赞。
其实,获得赞誉的绝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魅力,更主要的是它所代表的党中央反腐败的坚决态度和“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反腐败力度,以及其中饱含着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猛药去疴”、“刮骨疗毒”、“横下一条心”
——坚决反腐败态度鲜明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谈及反腐败;11月17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谈及反腐败。履职3天内,习近平总书记就两次谈到反腐败问题。这一信号被媒体解读为,反腐败将是本届中央的重头戏。
这一推测很快就得到证实。人民网根据公开报道统计,到目前为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反腐败专项会议11次,在不同场合中有40多次论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新一届党中央为何将反腐败置于如此特殊的重要地位?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组数据(见图1)。
六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数量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民网连续13年两会热点调查显示,群众对反腐败的关注始终位居前列,2014年更从2013年的第三跃居第二。
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当前腐败现象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从“依然严峻”到“依然严峻复杂”,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形势认识的深化,更体现出忧党、忧国、忧民的历史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强烈地显示了党中央坚决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
“横下一条心”,“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鲜明地表达出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坚决态度。
犀利的表达在网友中产生了极大共鸣。网友留言说,“这样的语句、语气与态势,铁定了是要与贪腐分子死磕了,与贪腐分子决一死战了”,“强烈支持中央加大反腐力度”,“除恶务尽,才有改革和民生”。
面对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奇谈怪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反对腐败,惩处腐败分子,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对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党的不负责任!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就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