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5期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清朝有个官员叫吴熊光,年轻时一直在军机处工作,时间长达二十五六年,后来升任湖广总督,成为执政一方的要员。
不知是官升脾气长,还是吴熊光就是一个喜欢打官腔的人,总之,从他担任湖广总督开始,不断有人到嘉庆皇帝那儿反映他的问题:“批禀事件,往往措词过当”。
湖广地方官员希望皇帝杀杀吴熊光的官气,嘉庆皇帝却认为,吴熊光长期在军机处拟写谕旨,养成了居高临下的用语习惯。等他适应新的工作,完成角色转换,自会懂得用平等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批示文件。
然而3年过去了,吴熊光不但没有改掉打官腔的毛病,反而变本加厉,官气越来越严重,官腔越打越厉害。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告状信,嘉庆皇帝终于下文狠批了吴熊光一顿,要他以后“务须平心办事,不可似前躁妄”。
嘉庆皇帝这一当头棒喝,能否让吴熊光彻底醒悟过来,从此改掉打官腔的毛病?笔者不得而知。但是,如今一些单位,领导官话、大话连篇,公文文字生硬、居高临下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也广为诟病。
曾有某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编发的简报,第一条简讯就是该局局长对本单位公文制作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批示:“近来看到几个文件及我局给一些单位的回函,文字生硬,居高临下,看后使人极不舒服。这与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思想大相径庭,更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及公仆意识,主要是人的素质问题,主仆颠倒的问题,我局的衙门作风可见一斑。请你们在必要的场合讲一讲,必须彻底改变!”
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的今天,一些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确实该改了,少数官员高高在上的官腔官调不应再打了!(眭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