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5期

社论

越到节骨眼,越要绷紧弦

 

要闻

习近平: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等

 

特稿

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专题

“过年”,又到作风闯关时

过一个风清气正的羊年春节

跟着纪委暗访去

给公车私用踩刹车

消失的“接待单”

无名河边的巨变 

升温的“市民年饭”

趋向节俭的婚庆 

风气在变 但不可丝毫懈怠

 

时评

不怕得罪人就是纪检干部的担当

官员书法价格标注的不过是权力

“五言诗”人大报告是改文风吗

 

监督

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有哪些新变化

巡视助推改革的生动范例

 

论坛

真作为源自硬作风

基层党委如何牵好“牛鼻子”

“能人”腐败危害更烈 

罩着光环的腐败更具欺骗性

“能人”何以沦为罪人

治理“能人”腐败当崇德尚法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纪律建设的重要观点

 

实践

一把手权力监督:在探索中深入

量化监督力促主体责任落实

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好正风肃纪组合拳

 

风纪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具体实在的

 

执纪

如何认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有问有答

 

警示

被“奖金”点燃的贪欲

 

环球

法国腐败问题为什么普遍存在 

国际反腐败短讯

 

新风

平常心

新风“茶话会”

变迁

  

文苑

“礼义廉耻”今议

“人生三做”小议

煤油灯下的温情

清廉,民族文化的底色

守规矩也是担当

打官腔

钱本单纯 人却复杂

金山换不走的信仰

此路不通

 

 

 

 

打官腔
1

  清朝有个官员叫吴熊光,年轻时一直在军机处工作,时间长达二十五六年,后来升任湖广总督,成为执政一方的要员。

  不知是官升脾气长,还是吴熊光就是一个喜欢打官腔的人,总之,从他担任湖广总督开始,不断有人到嘉庆皇帝那儿反映他的问题:“批禀事件,往往措词过当”。

  湖广地方官员希望皇帝杀杀吴熊光的官气,嘉庆皇帝却认为,吴熊光长期在军机处拟写谕旨,养成了居高临下的用语习惯。等他适应新的工作,完成角色转换,自会懂得用平等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批示文件。

  然而3年过去了,吴熊光不但没有改掉打官腔的毛病,反而变本加厉,官气越来越严重,官腔越打越厉害。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告状信,嘉庆皇帝终于下文狠批了吴熊光一顿,要他以后“务须平心办事,不可似前躁妄”。

  嘉庆皇帝这一当头棒喝,能否让吴熊光彻底醒悟过来,从此改掉打官腔的毛病?笔者不得而知。但是,如今一些单位,领导官话、大话连篇,公文文字生硬、居高临下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也广为诟病。

  曾有某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编发的简报,第一条简讯就是该局局长对本单位公文制作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批示:“近来看到几个文件及我局给一些单位的回函,文字生硬,居高临下,看后使人极不舒服。这与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思想大相径庭,更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及公仆意识,主要是人的素质问题,主仆颠倒的问题,我局的衙门作风可见一斑。请你们在必要的场合讲一讲,必须彻底改变!”

  经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的今天,一些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确实该改了,少数官员高高在上的官腔官调不应再打了!(眭达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