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能人”总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制度漏洞,更善于突破政策空间,更会想方设法制造出政策法规的“盲区”,变换花样逃避打击。当反腐出现“盲区”和“死角”时,如果不及时发现、弥补和清扫,腐败分子就会更加胆大而猖獗,国家和人民财产就会更加严重地流失和损失,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受到严重影响。
那些所谓的“能人”往往只注重自己才能的训练与拓展,在为政之德与职业操守层面,常常被放松、忽略和漠视。由于自身能力突出,才能超众,在工作推进和职务不断高升的过程中,就会情不自禁地出现恃才傲物、居功自傲、毫无畏惧等不良心态。常说骄兵必败,傲气和私欲不断膨胀,很快就会丢掉为官从政的政治底线,失去人生奋斗的价值底色,最终滑向腐败深渊。
必须严把选人“总入口”,让“能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人说,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能人”如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德行缺失,就属于“危险品”范畴,时时刻刻都要警惕、防范,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造成损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详细阐述了德才关系:“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可见,在选贤任能的过程中,必须守住选人用人“总入口”,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更加注重“德”的考察,将考察触角延伸到原单位、服务对象和居住社区,去了解更多真实情况,增强立体和多维的认识,让“能人”在担负重任之前,就感受“德”的重要性,培养“德”的影响力,由内而外,修养身心,真正成为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让“能人”严明纪律,遵守规矩。思想偏一寸,实践偏一丈。思想的“总开关”如果拧不紧,出现滴漏现象,行为方式就会出现偏差,甚至犯下错误,走向犯罪。“能人”在担任领导干部之后,由于长期游走在权力的河流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陷阱,如果不筑牢思想防线,不牢记宗旨意识,就会湿鞋、湿身,失去尊严和良知。东汉人杨震赴东莱任太守途中,路过昌邑,被他举荐担任昌邑县令的王密,夜里怀揣十金前往其住处相赠,以谢知遇之恩。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之。何谓无知!”“四知太守”杨震重操守、讲自律,传为千古佳话,更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拧紧思想“总开关”,除了靠个人努力外,还必须加大专题教育培训力度,让“能人”更加自觉地去懂规矩、守纪律,更加自觉地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官有为。
必须用好法治“总管家”,让“能人”不踩红线,不越底线。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指出:“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野蛮的兽类一样。”“能人”腐败,最终“他们的生活将像野蛮的兽类一样”,就在于他们总是打法律擦边球,踩法律红线,越法律底线。“能人”官员,作为关键中的少数,少数中的关键,在他们行使权力过程中,必须用好法治“总管家”,管好他们的公权力,将他们的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列好权力清单,划好权力边界,不让他们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据报道,一位领导干部曾不无忧虑地说,在当市委书记时,有人想让他干预一起法院审理的案件,他回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结果这位请托人拍着桌子吼道,“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从这个忧虑,我们可以看出此市委书记对“法治信仰”的坚守。如果不是他的理直气壮,就会出现以权压法的严重后果。只要“能人”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并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腐败的土壤和温床就会逐渐消失。(作者:湖北省恩施州纪委 陈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