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悠悠流淌的小河、曲曲折折的弄堂,白墙黑瓦的人家、优雅蜿蜒的长廊,配上红红火火的灯笼、甜蜜飘散的糕香,地处“吴根越角”的浙江省嘉善县西塘古镇,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永宁桥北堍,“钱塘人家”饭店里熙熙攘攘,游客在品尝当地美食的同时,临河凭窗欣赏着水乡美景。这家开张于1999年的小饭店,与西塘景区的开发时间同龄,从当年的4张小饭桌,到如今每天接待100多桌游客,“钱塘人家”俨然已成“西塘地标”。
“我们店里的经营状况,大致可以反映西塘旅游业的发展。”老板丁国强介绍,从发票的开票单位推断,2013年以前,店里大约有40%的营业额来自高档会务团,这些团组的消费层次也比较高,大多每桌在800元以上。
“原先有个专门的预约单,总会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来预约,这个订,那个也打来,我还不好协调。关键是他们还不确定会在哪个时间点来,只能把位置预留着。特别是黄金周的时候,眼看着座位空着,一些游客却只能干等,我从内心觉得对不住。”
如今,预约单的消失,让丁国强感到轻松不少。半年前,分店里的2个包厢全部换成了堂食。“饭店的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了,翻桌速度快了,能满足更多游客的点餐需求。”丁国强还辞掉了那位嘉善县城里的会计,因为再也不需要在年底的时候结算那些“单位签单”了。
与之类似的,是浙江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运行部副经理潘虹见证的“公务接待单”的消失。2010年12月,西塘所在的嘉善县成为全国69个“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之一,引来全国目光,一些县市考察团慕名前来考察,而到久负盛名的西塘景区转转也曾是一些考察团的顺路之举。潘虹坦言:“以前导游带团,单位、部门组团的比较多,这两年主要以散拼团为主。即使有单位组团来的,也都选择低调地‘自掏腰包’。我们原先专设的公务接待窗口,到了2013年上半年就门可罗雀,下半年索性取消了,‘公务签单’的牌子成为历史。”就连纪念品小卖部的大妈都感慨,以前排很长队伍装礼品的壮观场面“一去不复返”了。
单位组织的团体游少了,周边县市的自驾游多起来了。2014年,西塘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52万人次,同比增长12%;门票收入1.2亿,同比增长18.3%。
“大河有水小河满。”这是丁国强经常说的一句话。尽管营业额有些减少,生意却更忙了,接触的人也更多、更接地气了。他发现,最近店里的打包餐盒用得多了。“游客自掏腰包,就会多算算,好吃剩下的就打包。”
据西塘镇纪委副书记许强介绍,自2013年初发起的“古镇光盘行动”,得到了西塘景区内十几家饭店的积极响应,免费提供打包餐盒、“光盘有礼”的口号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消费群体的变化,也带来了食谱的变化。饭店里的螃蟹、甲鱼等菜色明显减少,炒螺蛳、清蒸鱼等家常菜颇受欢迎。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丁国强真心感受到“公款吃喝风刹得很实”,他也由衷地为自己的饭店从“大吃大喝的大本营”回归到“游客温馨的歇脚地”而感到欣慰:“现在正风正气上升,就跟刚开店的时候一样,自己一边炒菜,一边跟客人聊聊天、交流交流感情,心里比较踏实。宁可少赚一点,也好过让老百姓嗤之以鼻。听到客人说‘党员毕竟不一样’时,我比什么都开心。”“钱塘人家”饭店的大门口,“党员诚信经营户”这几个字熠熠生辉,不少游客表示,就是奔着“党员的牌子”进去坐坐。(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