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5期

社论

越到节骨眼,越要绷紧弦

 

要闻

习近平: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等

 

特稿

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专题

“过年”,又到作风闯关时

过一个风清气正的羊年春节

跟着纪委暗访去

给公车私用踩刹车

消失的“接待单”

无名河边的巨变 

升温的“市民年饭”

趋向节俭的婚庆 

风气在变 但不可丝毫懈怠

 

时评

不怕得罪人就是纪检干部的担当

官员书法价格标注的不过是权力

“五言诗”人大报告是改文风吗

 

监督

2015年首轮中央巡视有哪些新变化

巡视助推改革的生动范例

 

论坛

真作为源自硬作风

基层党委如何牵好“牛鼻子”

“能人”腐败危害更烈 

罩着光环的腐败更具欺骗性

“能人”何以沦为罪人

治理“能人”腐败当崇德尚法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纪律建设的重要观点

 

实践

一把手权力监督:在探索中深入

量化监督力促主体责任落实

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好正风肃纪组合拳

 

风纪

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具体实在的

 

执纪

如何认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有问有答

 

警示

被“奖金”点燃的贪欲

 

环球

法国腐败问题为什么普遍存在 

国际反腐败短讯

 

新风

平常心

新风“茶话会”

变迁

  

文苑

“礼义廉耻”今议

“人生三做”小议

煤油灯下的温情

清廉,民族文化的底色

守规矩也是担当

打官腔

钱本单纯 人却复杂

金山换不走的信仰

此路不通

 

 

 

 

跟着纪委暗访去
1

  腊月二十七,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

  一队衣着随常的人员轻轻走进镇政府,径直走到第一间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前,看他在做什么,并询问座位空着的同志的去向。

  此时被走廊里一位工作人员察觉,他赶紧往里走,对里面办公室的人说,“纪委的来了哟。”“来就来嘛,又没啥子。”话一落完,暗访人员也进到此间办公室,里面的人正在商量工作,十分淡定。

  记者也在这支小分队中,随行的还有梁平县电视台曝光节目的记者。

  据了解,刚开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前几个月,暗访可不是这般淡定的场面。有来不及关游戏页面把电脑屏幕转过去的,有手忙脚乱直接扯电源的,有慌慌张张把脚从桌子上拿下来的,而这些狼狈的画面,通过电视镜头传导出去,在这个小县城干部群众的心里激起了波澜。

  “不下定决心、不下大力气整顿作风,既影响党、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还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梁平县纪委书记李德平告诉记者。纪委履行职责有很多措施,明察暗访、通报曝光是很管用的一条。

  成效怎么样,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党员干部还能否坚守住好的作风?走,继续跟着小分队往下暗访。

  离开屏锦镇,到了荫平镇,正好是中午休息时间,镇里同志带我们看了看附近梁平柚主产区乐英村。为了方便种植、运输,这个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公路通到每户村民家,形成互相联通的环路。镇党委书记周斌颇说: “怎么打这个路最经济、最便捷,能照顾到每一户人家,这些路的设计都是我和领导班子在田头、地头反复走,一步一步确定出来的。我觉得工作作风不仅包括遵守工作纪律,更应体现在实地调查、干实事的决心上。”

  走出乐英村,我们告别荫平镇,朝更远的云龙镇奔去。政府里工作气氛颇为紧张,有的眉头紧锁讨论问题,有的风风火火装订材料,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们。

  从云龙镇出来我们赶回县城,暗访三个窗口部门,社保局、医保局和税务局。三个单位都在按时上班,无人缺勤。记者靠近窗口仔细观察,工作人员办事麻利,对待群众热情耐心。

  从税务局出来,我们都很疲惫。我问同行的电视台的陶记者:“今天拿着机器跑了一天,都没抓到典型,是不是很没成就感?”他说:“我们曝光节目从2013年4月份开始制作,基本从10期过后,也就是大半年开始,违纪的就很少了,之前每期能抓到七八个呢。”

  “那你们的节目收视率会不会越来越低?”陶记者笑道:“不会啊,刚开始老百姓是看这些不遵守纪律的干部的笑话,但后来,他们更关注改了没有,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更重视抓作风有没有坚持。”

  是啊,让党员干部丢脸不是暗访的目的,促进他们转变作风才是目的。暗访的没有成就感,不正是我们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成就感的体现吗?

  抓作风的成效,不仅展现在我们的眼睛里,也体现在数字里。据梁平县监察局局长彭彬介绍,2014年,在7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中进行的民主评议显示,92.5%的人认为作风有很大的转变,7%的人认为有一定转变。

  在这样的高压态势和严格要求中,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是最近社会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在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的幸福感在哪?

  对此,周斌朴实地给出了基层干部的答案:“老百姓没有哪个会骂我不干实事,骂我是个懒官。每次下乡入村,村民多远就在坡坡对面跟我打招呼,非要喊我去他们家吃饭,这种亲切与认可就是我的幸福感吧。”

  党员干部的幸福感来自作风转变后老百姓的认可,来自于干事创业的成绩。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于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而这些幸福感,终将成为作风建设长长久久坚持下去的强劲动力!(黄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