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专题
时评
监督
论坛
实践
风纪
执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腊月二十七,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
一队衣着随常的人员轻轻走进镇政府,径直走到第一间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前,看他在做什么,并询问座位空着的同志的去向。
此时被走廊里一位工作人员察觉,他赶紧往里走,对里面办公室的人说,“纪委的来了哟。”“来就来嘛,又没啥子。”话一落完,暗访人员也进到此间办公室,里面的人正在商量工作,十分淡定。
记者也在这支小分队中,随行的还有梁平县电视台曝光节目的记者。
据了解,刚开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前几个月,暗访可不是这般淡定的场面。有来不及关游戏页面把电脑屏幕转过去的,有手忙脚乱直接扯电源的,有慌慌张张把脚从桌子上拿下来的,而这些狼狈的画面,通过电视镜头传导出去,在这个小县城干部群众的心里激起了波澜。
“不下定决心、不下大力气整顿作风,既影响党、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还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梁平县纪委书记李德平告诉记者。纪委履行职责有很多措施,明察暗访、通报曝光是很管用的一条。
成效怎么样,在年关将至的时候党员干部还能否坚守住好的作风?走,继续跟着小分队往下暗访。
离开屏锦镇,到了荫平镇,正好是中午休息时间,镇里同志带我们看了看附近梁平柚主产区乐英村。为了方便种植、运输,这个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公路通到每户村民家,形成互相联通的环路。镇党委书记周斌颇说: “怎么打这个路最经济、最便捷,能照顾到每一户人家,这些路的设计都是我和领导班子在田头、地头反复走,一步一步确定出来的。我觉得工作作风不仅包括遵守工作纪律,更应体现在实地调查、干实事的决心上。”
走出乐英村,我们告别荫平镇,朝更远的云龙镇奔去。政府里工作气氛颇为紧张,有的眉头紧锁讨论问题,有的风风火火装订材料,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我们。
从云龙镇出来我们赶回县城,暗访三个窗口部门,社保局、医保局和税务局。三个单位都在按时上班,无人缺勤。记者靠近窗口仔细观察,工作人员办事麻利,对待群众热情耐心。
从税务局出来,我们都很疲惫。我问同行的电视台的陶记者:“今天拿着机器跑了一天,都没抓到典型,是不是很没成就感?”他说:“我们曝光节目从2013年4月份开始制作,基本从10期过后,也就是大半年开始,违纪的就很少了,之前每期能抓到七八个呢。”
“那你们的节目收视率会不会越来越低?”陶记者笑道:“不会啊,刚开始老百姓是看这些不遵守纪律的干部的笑话,但后来,他们更关注改了没有,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更重视抓作风有没有坚持。”
是啊,让党员干部丢脸不是暗访的目的,促进他们转变作风才是目的。暗访的没有成就感,不正是我们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成就感的体现吗?
抓作风的成效,不仅展现在我们的眼睛里,也体现在数字里。据梁平县监察局局长彭彬介绍,2014年,在7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中进行的民主评议显示,92.5%的人认为作风有很大的转变,7%的人认为有一定转变。
在这样的高压态势和严格要求中,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是最近社会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在新常态下,党员干部的幸福感在哪?
对此,周斌朴实地给出了基层干部的答案:“老百姓没有哪个会骂我不干实事,骂我是个懒官。每次下乡入村,村民多远就在坡坡对面跟我打招呼,非要喊我去他们家吃饭,这种亲切与认可就是我的幸福感吧。”
党员干部的幸福感来自作风转变后老百姓的认可,来自于干事创业的成绩。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于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真心实意为他们办事。而这些幸福感,终将成为作风建设长长久久坚持下去的强劲动力!(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