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8期

社论

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要闻

从严治党就要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

专题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系列解读

编者按

抓纪律决不意味惩腐力度要减弱

为什么说纪律建设就是治本之策?

什么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党委要负起抓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

转变政绩观 冲着纪律去 

抓早抓小 动辄则咎 

纪律审查就要体现“纪律”特点

特稿

牵牢“牛鼻子” 种好责任田

让党的纪律规矩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三转”

时评

辩证看待反腐新词 

纪检组长要坚守责任担当 

对党忠诚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遏制亲属腐败关键是让规矩起作用

锐评  

论坛

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才叫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

领导干部该有怎样的自由空间

乱评乱议极具腐蚀性涣散性

不动产登记对反腐有何影响

三转

对地方纪委清理议事协调机构相关问题的回复

职责外的议事协调机构为何难退出

上犹:从“同体监督”到再监督再检查 

巡视

国资委:扎实开展对中央企业巡视工作 

善用巡视成果 强化监督实效 

专项巡视当抓好“一二三四五”

紧扣主题深化专项巡视 

以硬举措促整改到位 

如何提高对县巡视的质量和效果 

风纪

节骨眼上,纠正“四风”重点抓什么?

警示

“雅好”,错就错在越界

分清“好”与“腐”的边界

雅贿面面观 / 胡 静

千万不能跟党装两面人 耍两面派


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 

环球

加拿大皇家骑警面临腐败挑战 

新风

深爱中的言传身教——习仲勋家风故事

清明时节话清明

文苑

刘亚洲:信念,一个政党的灵魂 

“戒惧之心”小议 

也说“口中反腐” 

重“义”与责任担当  

刘亚洲:信念,一个政党的灵魂
1

  刘亚洲,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他15岁从军,22岁出版第一部小说。他的思想开阔深远,他的文才飞扬激荡,他的作品剑气纵横。走近刘亚洲,让我们倾听他内心深处的呐喊,思悟文化、信仰、党性之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

  记者:您的作品尽显军人的大无畏气概,字里行间,有军魂、有信念、有担当。尤其是您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独特感知,成就了您作品的独特气质。您认为在当前我们该怎样理解文化与精神信念的关系?

  刘亚洲:文化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信仰。这是决定着一个民族特征、发展和变异的基因。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未来向哪里去,可以先通过文化基因分析看看它从哪里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她以凝重深厚的历史积淀延续和传承着中华文明,孕育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伟大精神。

  中国的国民性在古代是非常辉煌的。先秦时期,中国人性格阳刚勇武,思想灿烂绚丽,极富进取心也极富创造力。到处是慷慨悲歌、侠肝义胆之士。与之相得益彰的则是直到今天仍令我们神往的诸子百家,洋洋大观!那时的中国人是有信仰的。他们信仰的是中国传统中最健康的东西,如信、义、仁,等等。

  然而,时至近代,国运衰落,文化颓废。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日本随军记者写道:“支那大将身形高大,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条,尚未听到枪声就逃之夭夭,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两国老百姓的精神状态对比也非常强烈。中国老百姓送亲人上前线,哭哭啼啼;而日本人出征的情形,梁启超记录道,“亲友宗族把送迎兵卒出入营房当作莫大光荣”,当时日本人欢送亲朋子弟入伍都以“祈战死”三字相赠,报刊所载赠人从军诗都以“勿生还”相祝贺。

 

  记者:那这样说来,甲午之败也反映了文化之衰。

  刘亚洲:甲午一役,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但我认为,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中国人群体意识的觉醒。从准确意义讲,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眼看世界的开始。甲午战争成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辛亥革命覆灭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

  1919年,因为不满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二十一条”,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历史开始了伟大转折,翻开了崭新一页。

  毛泽东出生在甲午战争爆发的前一年,邓小平出生在甲午战争结束后10年,启蒙、自强与救亡,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他们的思想上一定烙着深深的甲午印记。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谈到领土争端时说过“不能做李鸿章”的话。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不愿把香港主权归还中国,邓小平说:“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