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管
2015年第8期

社论

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要闻

从严治党就要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

专题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系列解读

编者按

抓纪律决不意味惩腐力度要减弱

为什么说纪律建设就是治本之策?

什么是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党委要负起抓纪律建设的主体责任

转变政绩观 冲着纪律去 

抓早抓小 动辄则咎 

纪律审查就要体现“纪律”特点

特稿

牵牢“牛鼻子” 种好责任田

让党的纪律规矩在基层落地生根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三转”

时评

辩证看待反腐新词 

纪检组长要坚守责任担当 

对党忠诚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 

遏制亲属腐败关键是让规矩起作用

锐评  

论坛

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才叫全面从严治党

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

领导干部该有怎样的自由空间

乱评乱议极具腐蚀性涣散性

不动产登记对反腐有何影响

三转

对地方纪委清理议事协调机构相关问题的回复

职责外的议事协调机构为何难退出

上犹:从“同体监督”到再监督再检查 

巡视

国资委:扎实开展对中央企业巡视工作 

善用巡视成果 强化监督实效 

专项巡视当抓好“一二三四五”

紧扣主题深化专项巡视 

以硬举措促整改到位 

如何提高对县巡视的质量和效果 

风纪

节骨眼上,纠正“四风”重点抓什么?

警示

“雅好”,错就错在越界

分清“好”与“腐”的边界

雅贿面面观 / 胡 静

千万不能跟党装两面人 耍两面派


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 

环球

加拿大皇家骑警面临腐败挑战 

新风

深爱中的言传身教——习仲勋家风故事

清明时节话清明

文苑

刘亚洲:信念,一个政党的灵魂 

“戒惧之心”小议 

也说“口中反腐” 

重“义”与责任担当  

如何提高对县巡视的质量和效果
1

  “郡县治,天下安。”按照中央要求,省区市巡视工作要向地市县一级延伸,重点盯住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四川省近年来集中力量开展对县巡视,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巡视质量。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全省183个县(市、区)的巡视,初步实现对地方巡视全覆盖。

  加强巡前准备是做好对县巡视的重要基础。做好政策准备,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领导对县巡视要求,吃透上级精神,掌握相关政策;做好信息准备,事前走访纪检监察、组织、审计和信访等部门,备足“弹药”,带着问题出发;做好巡视方案和保障准备,对被巡视县(市、区)心中有数、增强预见性,掌握主动权。对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尤其党政主要领导在当地任职时间较短的,向上级市(州)党委政府和省市两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审计、信访等部门,了解其担任上一职务期间的有关情况,确定需重点深入了解的对象和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改进谈话方式是做好对县巡视的重要途径。搞好对县巡视,必须充分调动被巡视地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这在个别谈话中尤为重要。巡视组将被巡视县(市、区)纪委、组织部等的汇报会改为书面汇报,减少座谈会,同时调整谈话范围和对象,增加重要岗位和各方面、各层次干部群众谈话比例,特别注重将人大、政协领导和退休不久的领导干部、关键领域和部门相关人员、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等作为谈话重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和发现问题。提前发放提纲,使谈话人做好谈话准备。注重区别对待,讲究谈话策略,对敢谈问题的同志,不设时间限制,反复谈、仔细谈、深入谈;对有“弦外之音”、“话中有话”的同志,保持敏感,善于追问,从中捕捉有价值信息和问题线索。如2014年巡视某市时,一位同志在初次谈话中反映了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巡视组反复与他谈,从中发现1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

  创新工作方法是做好对县巡视的重要抓手。对县巡视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巡视重点放在被巡视地区县级领导班子及成员问题线索上,多方出击,寻找蛛丝马迹,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一是扩大范围,广泛查阅资料。巡视组除要求提供县(市、区)党委、纪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组织部部务会的会议记录、查办案件情况、信访工作台账外,还要求提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及办理情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划拔出让、大宗物资采购、矿产资源开发、大额资金和专项资金使用、政府负债等材料,认真进行查阅,从中发现问题。二是延长链条,深入了解情况。巡视组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走访,到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区、乡镇、在建工程现场等地调研,带着问题看实况、查实情,验证在前期工作中了解掌握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县级领导意见。通过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问题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单位开展暗访等,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三是及时研判,从海量信息中找准突破口。通过了解信访情况,约谈重要信访人和集体上访群众,收集涉及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结合舆情信息科学研判,尽快找准问题突破口。如巡视雅安市所属县(区)时,通过网络舆情,发现了当地一些领导干部和时任雅安市级领导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强化成果运用是做好对县巡视的重要体现。巡视工作是否有权威,关键要看能否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能否切实整改。巡视期间,既注重边巡边改,又注重巡视反馈意见集中整改。通过巡视回访,督促被巡视地区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督促执纪执法机关及时查处交办问题线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第三巡视组通过巡视,已移送问题线索80余件,其中涉及县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一把手30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100多名。在巡视回访中,巡视组结合巡视报告、巡视反馈意见和被巡视县(市、区)上报的巡视整改方案、巡视整改报告等材料,逐条梳理。对不重视整改、不按照规定时限认真整改的,严肃问责,避免巡视对象口头叫得响、汇报材料写得好,实际上没动作,把整改搞成“烂尾楼”项目。如回访某县时发现新任县委书记“新官不理旧事”,整改敷衍塞责,立即召开全县县级干部大会,提出严肃批评,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反馈问题整改到位。(作者:四川省委第三巡视组 张俊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