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今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包括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不动产都必须纳入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这一措施将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譬如它会使个人与不动产相关的财产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增进社会诚信等。但就当前形势而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影响和功能也将体现在反腐败领域,它将有力地震慑腐败分子。
不动产登记之所以能对腐败分子产生威慑力,源于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造成腐败资产在房地产领域的积淀。长期以来,由于房地产登记的不统一、不联网,房地产信息难以联网查询,积淀在房地产领域的贪腐资产隐蔽性很高。房地产所具备的单价高、增值潜力大、隐蔽性好、变现快等特点,使房地产成为腐败分子青睐的重要腐败资产保存方式。这也解释了近些年查处的腐败分子中,许多人名下都有多套房产的现象。
过去十几年来,腐败分子对房地产趋之若鹜,也使房地产市场调控非常困难。一方面,腐败分子买房洗钱的需求使腐败房产成为一种另类“刚需”,这种“刚需”和地产商、炒房团的投机行为加在一起,大大刺激了房产价格;另一方面,腐败分子购买房产却不敢公开出租,导致房产空置,对房产价格的一路走高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畸形的市场表现,通过利率和限购等措施进行调控,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之所以能对腐败分子产生威慑力,最重要的机理是打掉了房产的隐蔽性。2010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应当报告房产、投资等事项。但是,由于没有不动产登记系统,对领导干部申报的相对价值最大的不动产部分难以准确核查,影响了这一制度的效果。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将统一不动产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信息共享。只要经过一个平台,就可以查询特定个人名下的全部不动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有关国家机关可以查询、复制与调查和处理事项有关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有力提高了相关部门对领导干部不动产进行准确核查的能力,压缩了一些心存侥幸者的虚报、瞒报空间。
事实上,不动产登记制度对腐败的震慑力在一些地方已有显示。媒体调查显示,由于贪腐“刚需”的流失和已购房地产空置率的减少,投机性需求也随之下降,北京、天津、广州、西安等城市二手房市场遇冷,已出现业主下调房价甚至低价抛售房产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是反腐败导致经济活力下降,而是去除腐败因素造成的虚高后,房价回归正常市场需求的表现。(黄震 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