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社论
要闻
特稿
时评
论坛
三转
巡视
风纪
警示
环球
新风
文苑
从一名高级领导干部堕落成腐败分子,秦玉海的蜕化过程中,摄影无疑是重要媒介。但是,正如他自己反省的那样,“摄影无罪,罪在欲壑难填”。 他走到今天不是因为他有一个摄影爱好,而是因为这个爱好越过了边界。秦玉海的沉痛教训足以令人深思,领导干部的爱好与腐败之间,“界”在哪里?
“界”在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与普通群众不同,作为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其爱好决不只是“私人的事”。在一些人眼里,“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领导干部的爱好,无疑是拉拢、腐蚀他们的“突破口”。汉时太守羊续怕人知道他喜欢吃鱼,有人送鱼时故意悬而挂之,以示不好。封建官吏尚能懂得的道理,秦玉海这样的高级领导干部,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张旗鼓地宣扬、显示自己的爱好,有意无意为自己搭建权力寻租的平台,其结果必然是在“私人定制式”的腐败围猎面前,成为“猎物”。
“界”在公权力的正确使用。爱好,人皆可有之。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一个没有爱好的人,他“如花似锦的年华就会像春梦似地消磨过去”。领导干部有爱好,尤其是高雅健康的情趣爱好,有益于涵养党性,砥砺心性,陶冶情操。但是,“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防止“所好”为祸的关键,就是公私分明,“不该伸的手不伸,不该沾的钱不沾”。秦玉海之所以“所好”成祸,就是因为他的爱好越过了公权力之界,为方便摄影侵占公共资源,与商人权钱交易。无论多高雅的艺术,只要附上权力寻租的铜臭气息,就与贿赂腐败没有本质差别。所谓高雅二字,不过是腐败的遮羞布。
“界”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一个人的价值追求,折射出的是他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变了,是非判断、行为取舍也就随之改变。秦玉海能从一名油田搅拌工,走上高级领导干部的位置,是由于他曾经“一心想干好工作,造福一方”,践行了党的宗旨。而他之所以堕落成腐败分子,是因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把成为“世界一流摄影大师”、追逐个人名利当作人生奋斗目标,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抛在一边。为了追名逐利,一次次出卖着自己的党性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这是典型的玩物而丧志,丧志而致腐。
防止领导干部因爱好越界而堕落腐化,除了个人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把纪律规矩立在心头,组织、单位也不能忽视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要注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出现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愚石)